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01
有这么一家科研机构,他所做的贡献和他所犯的错误一样广为人知。
它曾用不到10的年时间完成了肯尼迪画的大饼,让人类的足迹首次踏上了月球的土地。
它曾把旅行者1号(voyager-1)和2号(voyager-2)探测器送入深空,就在你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两艘探测器正在太阳系的边缘高速飞行,他们的速度早已超出第三宇宙速度(航天器飞出太阳系的最低速度)。
它曾把造价4亿美金的“哈勃”望远镜送进轨道之后,才发现“哈勃”居然是个近视眼,而近视问题的修复还得等到3年之后。这直接导致人类认识宇宙的时间推迟了3年。
它曾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解体之后,被指责漠视质量、忽视风险,曾一度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几乎在一夜之间,它从锐意进取的创新机构变成了陈腐守旧的官僚机关。
2010年9月11日,随着“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安全着陆,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
尔后,为了把自家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它不得不求助于俄罗斯人的火箭。
现在,这个巨人似乎已经沉沦。然而,瘦死的骆驼就是比马大,何况这只骆驼还没有死,它的影响力一直都在。
在过去,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急先锋,几乎以一己之力引领了人类仰望星河的潮流。
现如今,虽然时代已变,但如spaceX这样的后起之秀也是因为站在了它的肩上,才有了现在的荣光。
写到这里,可能大家都已经猜到了,这家科研机构就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02
之所以以NASA作为开头,是因为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此书的作者奥赞-瓦罗尔,先后参与了“火星探测”项目(有没有听说过“运气”号和“机遇”号?)和“卡西尼-惠更斯”项目(都是可以吹一辈子牛逼的超大型项目),是一位在NASA真刀真枪干过的“火箭科学家”。
让一位名副其实的火箭科学家告诉我们他们是怎么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的,笔者觉得这事儿还算靠谱。
不靠谱的地方在于,为了让自己的论点坚实可信,作者举了太多的例子,读起来着实让人心急。
因此,笔者对书中的关键内容做了总结和提炼,得到了NASA工程师的八件思维工具,在这里同大家分享。
工具一:拥抱不确定性
早期航天事业的目标就是探索未知世界,整个过程中必然充满了不确定性:火箭随时会凌空解体,探测器会在火星表面摔个稀烂,如果没有拥抱不确定性的心态,不在设计之初把不确定性纳入考量,人类断然无法走出地球。
由认知四象限可知,如果不想继续在已有的认知里内卷下去,只能尝试从未知中挖掘新的洞见。
换句话说,拥抱不确定性等于拥抱可能性,拥抱不确定性就是拥抱无常。
工具二: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典故,典故的主人公是人尽皆知的财神爷马斯克,具体情节这里不再展开。
第一性原理的指导意义在于拿到问题后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将问题拆分到其最基本的形态。越是众所周知的“常识”,越要保持一颗怀疑的头脑和“初学者的心态”。“存在未必真的合理”,而在不合理的背后往往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当然,凡事都有前提,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使用第一性原理,一定先要掌握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
工具三:思想实验
物理学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思想实验,比如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时候曾经思考自己如果骑着摩托车以光速行驶会发生什么,再比如著名的薛定谔的思想实验中那只永远不知死活的猫。
此书的作者认为,对于工程师来说,这样的思想实验(我们也可以说是白日梦)同样必不可少。此外,一个问题,若一时想不出解法,不如放下来去做点无聊的事情。或者,为了更好的启迪思维,可以去尝试一些跨领域的交流,因为创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同思维重组的过程。
工具四:探月思维
对于这个工具,实在没啥好说的,概括下来就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所以目标要定的高一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反正成功了可以载入史册、“单车变摩托”(注意,后文还有一个单车变摩托),失败了至少虽败犹荣。
工具五:重构问题
重构问题的目的在于找到真正的问题,或者从问题中发掘出新的洞见。
因此,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求解(让应试教育去死),而应该连同问题本身一并审视。之后,也许我们会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一切不攻自破,问题自动消解。或者,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只是表象,本质可能比这个还要棘手。再或者,从一个问题出发,由此及彼,我们还可以顺手解决其他的问题。
说起来,笔者身边有一个同事,每当别人问起他问题时,他会反问道:“这个问题的原始诉求是什么?”这其实就是一种对问题的重构。
工具六:尝试证伪
我们时刻都在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证明不了,我们会生气。
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这样做却是大错特错的。他应该具备怀疑精神,他应该时刻保持谦卑——当他有了一个新的观点的时候,他不应该想着如何证明它是正确的,而应考虑如何证明它是错误的。
甚至,他应该拉上一堆人(哪怕是他的宿敌)来证明它是错误的。
到最后,如果大家都无法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那么我们才能暂时认为它是正确的。
这就是科学的方法——如果一个观点无法被证伪,那么它就不是科学(极有可能是神棍或者政治学)。
工具七:即飞即测
即飞即测工具给我们的建议是“测试应该在火箭飞行的过程中进行”。
换句话说,对一个产品的测试应该尽可能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尽可能的获取最真实的数据。
关于这个工具使用的案例,风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此前在我们关于精益创业的文章中也有提及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打造一个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使用产品),然后直接投放用户使用并收集反馈,再利用真实用户的反馈进行优化。
工具八:面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
这个工具也没什么好说的,成功和失败都是过去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个工程师应该从成功中挖掘潜在会导致失败因素、从失败中反思优化和改进的方法。
有时候,成功并不等同于完美,甚者,作者说道,成功反倒是最大的失败。
笔者以为,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应该抽离所有感情,以冷峻头脑去看待这个世界,之后,才能更加用心去热爱它。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以上,就是火箭科学家(或者说工程师)的八件思维工具。
03
最后,行文至此,可能会有人说:“唔,这似乎又是一堆听起来正确的废话”。
说实话,其实笔者也有同感,这样的书都可以成为畅销书,可能还是因为起了一个满是噱头的名字。
但是,如果你和笔者一样是一位工程师,一样抓耳挠腮地解决过问题,一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那么你多多少少还是会对书中的内容有所共鸣。
而如果你不是一位工程师,只是想了解一点工程师思维和文化,那么看这本书作为消遣也是可以的。
毕竟,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想要跟上不确定性的舞步,没有一点儿工程师思维是万万不行的。
(完,文:王晓辰)
作者介绍
王晓辰,文字价值和文字理想的信仰者和践行者。
他坚信,用心写就的文字具有无穷的能量
可以穿越时空阻隔,向读者传达最纯粹的经历、最质朴体悟以及最深邃的思索,最终完成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交流。
这也是他笔耕不辍的初衷和动力——
为了遇到可爱的你们,为了遇到能够结伴穿越人生这场天涯逆旅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