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新书《善终守护师》,很不出人意料,是来自高龄国日本的事情。书名就让人感觉有些沉重,善终这两个字,倒是让我想起国人对人最重的诅咒就是说:某某人不得善终。
而在传统文化中,我们会认为如果一个人五福齐全,那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生,这五福包括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所以,一个人如果可以得到善终,那是福气海了去了。
书中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人在最后死去的那一刻是安乐的,平静的,那么这一生的经历就是完美的。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我们其实都明白:人从生而来,向死而归。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阶段,真的不要去恐惧它,而是要认清它,
但是每个人在这世上的一生有时候是有些轨迹可寻的,善终守护师的作者柴田久美子,1952年生,在一家麦当劳做了16年,后来离婚了,心情抑郁,曾酗酒,自杀,二婚后自己创业,不顺利,1993年,她在养老院工作时,发现在看护的过程中,有些老人往生的境遇非常悲惨, 往往都是送往医院,插满管子,在过度医疗中离世,而即使这些老人不愿意接受这样 的结果。当时城市里的的普高做法都是这样 的, 于是久美子选择到一个离岛去实现心中的看护中心。 那里只有600多人的居住,没有医院,只有几个驻岛的医生。这样 久美子就可以对客户们讲得清楚:不可能随时随地把你送往大医院,你和你的家属一定要同意此事,这个看户中心就是选择用自然的方法送老人离开人世。
看,这里的关键就是: 用自然的方法离开人世。而不是躺在病床上,浑身管子的被过度医疗花光所有的金钱受尽痛苦离开。那这里可能就要分两类人了,一类是真的活了很长寿没有特别严重的突发性疾病的,还有一种就是得了当时医疗条件医治不了的绝症,这要求当事 人本人对这件事情要有一定的认知和接受。
在这本书里,柴田久美子将她在做善终守护师的一些案例分享给大家,特别感人。
她的第一个客户就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在自己的怀中走掉。同时,她父亲的离世让她感受到死亡的动人,柴田久美子的父亲在临终前跟每个人告别,还对久美子说:谢谢你,小久,然后就离开了。
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既然人生有99%的不幸,临终时若能获得人生最后1%的幸福,这样 的人生就算是幸福的。
我尝试这样 去理解,死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这一世的生死在最后时刻可以和解,可以平静面对死亡,就意味着新的一世是个平静的开始。 这样算来,这一世的体验和修炼都是完美的, 都在最后的这一刻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真的挺优美的。
晚上和老公在散步时,我们聊起了死亡的这个话题, 我问他印象最深刻的死亡是哪一次?他回忆了一下,说是外公的死,因为外公是食道癌,走之前是神智清醒的,就是吃不下东西,完全靠点滴维持。相当于是活活饿死的。 我想这种死法也算是肉体经受了极大的痛苦, 他提到一个细节,临终前满口的牙齿都可以一个个拔下来。 我安慰说:
柴田久美子在书中说“听说人要走时,大脑会分泌出类似吗啡的物质内啡肽。临终者其实没有痛苦,也体会不到冷暖,甚至连恐惧也会消失。
所以,你外公虽然是病痛折磨走的, 但是你要相信他走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痛苦的。
关于医疗与生死的书,我个人很喜欢阿图的两本书 《医生的修炼》《最好的告别》 非常真实,坦诚,阿图和父亲都是医生,而且是很知名的那种。 明天再重新学习一下。
我想起我经历过的死亡。
一是小时候一个远房姑婆的死亡, 她是自然死亡,老死的。 我们去吃白喜宴时,她的脸看上去就象是睡了一样 ,安详, 我当时一点都不害怕, 就感觉是一个睡着的老奶奶,小孩子的心全在那些吃上面,在那些仪式上面, 根本没有感受到死亡的恐怖。
一个是爷爷的死,爷爷是年老后摔了一跤后,身体每况僡下, 最后卧床不起,爷爷应该是抗拒死亡的,听说一天没有穿白衣服的去打针,他就会用手打床板。爷爷入殓前,有一个环节是孝子孝孙擦洗身子。 我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我是女生也去擦拭了爷爷的遗体,冰冷冷的触觉, 那时已经十几岁的我,突然就感受到了死亡的温度。 冰凉到心里去的。 我是当天哭得最真实最真切最投入的人。
一是哥哥的死,哥哥是生病,肝腹水, 哥哥求生意志强的,他唯独信一个叫淦文的人,当然最后的结果不好。 这本书让我安慰自己,哥哥离去是没有痛苦的, 该有的痛苦生前都经历了。时年四十多岁的我,很冷静面对死亡, 在我看来,死亡就要发生的,每个人都要面对,早晚而己。 会伤心,但是不介怀。
这本书将死亡描写得很美很动人。 强调死前的陪护,
对于死亡, 肯定是不能那么容易接受。毕竟,活着才有一切可能 。 但是,当你年岁已高,疾病缠身, 与这一世的缘份终究是要谢幕的时候,真的是可以考虑一下这种有温度的陪护式告别。 我们中国人其实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注重。 只是独生子女时代的7080后,将来孩子出息了, 外出发展了, 这种陪护就真的是一奢望了。 所以,陪护很重要。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道德经的一句话,有肉体就有大患,等到卸下肉体了, 灵魂就自由了。
那,这一生这一世,我们要好好修炼内心,当然,也要照顾好肉体, 让肉体与灵魂共同和谐地迎接 那柴田久美子说的”迎接使者一定会到来“ 。 我们对于死亡的经验没有久美子丰富, 我们选择相信她,她让我们对死亡也不那么恐惧,对死亡生出敬畏之心,修炼自在己的内心,来世的开启就是我们此生的内心世界 。
”当一个人放下了对生的执着,接受了事实 之后,才能坦然地与家人告别,卸下肉体安然离去”
“本以为死是恐怖的事情, 事实上,死是令人感动的,而且很清静”
久美子总结:人在临终的时候会展现出华美的景象,什么者幸福的死?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我们大家每天只想着幸福地活,从来没有想过要幸福的死,因为觉得死是不可能幸福的。但是,死是每个人必经的道路,我们不能因为不希望接受它,就假装它不存在。
柴田久美子说: 幸福的死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有梦想,就是这个人能够给其它人,给他的子孙、给这个社会留下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他要有梦想,他曾经为梦想奋斗过。第二就是有人支持他最后的生活,他最后这段时间不是孤独的,是有人陪伴的。 第三人就是要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