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儿突然想起好几年前的一家饺子馆,那个掌柜爷爷,还有饭后特制的小点心。她想吃那家店那个爷爷做的饺子了,思索再三,为了满足她的小愿望,我还是带她去了。
一路上,我和女儿都隐隐有些担心,一边开车,一边想着那家店还在吗?会不会换人了?或者换了装修风格?
大约十几分钟,到了那条街。很幸运,有一个停车位。下了车,伸头向前面望去,那个熟悉的红框大门还在。我拉着女儿,急切地往那个方向走去,看到了门牌,还是以前的,透过玻璃门看到店里的文化墙。
太好了,还是那家店!
我和女儿特别开心,走进店里,只有两个60多岁的老头在边吃边聊着。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换老板了?不对啊,这两位老人看见我们俩进来仍自顾自地聊天,应该是顾客。
我朝着二楼喊了一声:“老板。”心里充满期待,希望还能听到熟悉的声音。见没有回应,旁边的老大爷帮忙吆喝了一声:*头,来顾客了”。“哎,来了!”楼上回应道。
咚咚咚下楼声,一个高大的身影急匆匆地往楼下走着,人还没下,头先往下探了过来。是他,那个熟悉的身影,穿着背心大裤头的大叔,头发比以前稀疏了,背比以前稍驼了些,其它几乎没变。惊喜之情已涌上我的心头,仿佛见到了一个老朋友似的,只是这份喜悦藏在了心里。
你们是第一次来吗?熟悉的开场白,他接待顾客的第一句话还是没变。打量了我们一下,他一下子反应过来,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你们以前来过,姑娘都长高了一头。
我笑着回答,对啊,好久没见了,得有三年多了吧……寒暄几句后,他问:“你们俩吃什么?”我们找了一个位置做下来,他从桌子底下抽出菜单,我看了看各种口味的饺子都有,价格比以前涨了十几块,征询了女儿的意见,我点了一大盘白菜肉馅的饺子。
“你们俩等会啊,我这就上楼做去。”“好的。”我会心一笑。他走到楼梯口又探下头说道:“坐着等会啊,很快!”“嗯,您先忙,我们不着急的。”
说完,我环顾四周,和记忆中的差不多,又比之前增加了不少有趣的东西。大门口多了一叶折叠形的屏风,屏风的材质像古代的大门,颜色很怀旧,上面挂着几本书,《了凡四训》、《曾文正公文集》、《史记》,都是古书的样式。
墙上张贴的裁剪的报纸、明星、伟人、领袖的照片、字、画、书本、邮票涉猎广泛,真的是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的名人趣事、时事、重大事记录图片无奇不有。
墙上最大的伟人画像是一张主席的图像,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多是崇拜主席的。还有周总理会谈的、邓爷爷南下深圳的照片,美丽囯有几位特别的领导人如奥**访华参观故宫、***在白宫演讲等照片。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曾国藩办公的公堂,男人留小辫子的跃入眼帘,还有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林薇因、张爱玲、三毛,还有女明星林青霞、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清朝时期的古代宫廷妃子,北洋女子学校等等旧照。
墙上贴的挂的、大的小的,重要历史时刻的、文人平常看书写字的报纸、照片、图片多得让人眼花撩乱。
每次浏览完这满墙的关于文化、历史、政治、体育、娱乐、科学等各方面的小报,就好像站在近现代历史的长河中,瞻仰了伟人风范、英雄的铁骨铮铮和文人傲骨,见识到各年代重要事件的现场照片,短短十几分钟,经历了一场文化艺术的熏陶,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这何止是吃饺子啊,这分明是一场视觉盛宴。正看得尽兴时,饺子端上来了,吃着一盘好似父母包的圆鼓鼓、又大馅又足味又好的家常饺子,令人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