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君谦诚,今天是日更写作第二天,白天看了《认知觉醒》这本书,想写写一些得到的收获和感悟
这本书在很多地方以及书单都推荐过,微信读书推荐值高达91.1%,最近参加逆熵增共读营叶老师,以及群里的小伙伴很多也都早已经读完,并且按照的书中的理念一直在践行。所以关于这本书非常值得大家认真品读。
由于自己阅读速度本身就很慢,还经常喜欢分神,所以现在这本书今天才看完第一个章节。
这本书第一章节主要讲了三个观点:
第一,重新认识大脑,人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和情绪脑是掌管着我们潜意识和生理系统,来源久远,目的是尽量减少能耗的情况下能够让人类得以生存下来,理智脑是源于灵长动物时代,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主要是主管我们认知,需要耗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次深度思考过后,很快就感觉到饥饿,说明思考是会消耗身体能量的。所以书中讲到,人的天性就是“趋易避难”,人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天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强化理智脑,从而才能掌握对生命的主动权。
但虽然本能脑和情绪脑看起来很低级,但是他们的运行速度是极快,书中讲到至少可以达到1100万次/每秒,简直快到无法想象,而理智脑最快的运行速度则只有40次/每秒。
那知道这个,对我们个人有什么作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本能脑和情绪脑运行可以把它看作我们平时说的条件反射,这样做出一个动作或者行为是不需要花时间思考的,那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利用这一点,对我们不管是个人成长还是工作学习,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效率值。
所以讲到这里,让我想起《刻意练习》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多的练习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
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和领域,到你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其实相当于我们从使用理智脑,到本能脑的过程,新的事物往往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巩固,但是一旦坚持做了下来,经过刻意练习,我们是有可能把他练成本能,这样我们下次在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就不需要花太长时间思考,从而大大提高我们行为效率。
就像我为什么要开始写作一样,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现在可能写几百字都感觉很累,但是随着大量阅读的输入+输出,相信写作也能变成我的一个本能和习惯。因为日更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刻意练习。
关于这一点,总结下来,人的天性就是”趋易避难“的,这是我们的原始天性,是逃避的。所以在我们生活过程中,我们要多思考,让我们大脑经常保持清醒,回归理智脑的掌控!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第二,关于焦虑,讲述了焦虑的根源
首先作者描述了我们常见的几种焦虑形式,对完成焦虑,定位焦虑,选择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一共五种焦虑形式。
同时总结出了焦虑的根源,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人之所以焦虑就是自己的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读到这里,对我目前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能够放平心态,对于自己的写作不需要和别人去比,只要和昨天的自己比,有进步,那就很ok了,切记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这样只能让自己身陷焦虑的深渊,进而使自己放弃。
这里作者给了几个简单的建议: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第三,关于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人本能原始天性是即时满足,所以缺乏耐心是人的天性!
虽然我们从小就就经常被教导,做事要保持耐心,但是我们真正对耐心的认识是模糊的,以至于我们把耐心和咬牙坚持,痛苦划上了等好,耐心好,就是意志力强!
这里周岭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复利曲线),让我们了解到事物的基本发展规律,将会极大的提升我们的耐心!
相当于从全局的视角可以去看待问题,之所以做一件事情很难坚持下来,就是前期成果和收获是很微小的,担心付出永远得不到回报,但是当以全局视角去看,通过复利效应去思考,那我们就相对更容易坚持下去,因为你明白只要熬过了前期的缓慢期,只要迎来了那个拐点,你前面所有的积累是没有任何白费的。
在前期坚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不足,就是因为不足才需要不断的去完善,抱着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并且我们可以赋予行动意义,这样可以让我们坚持的更轻松,比如我现在对于日更写作的意义,就是写作可以锻炼我深度思考能力,当一个人如果一直可以保持深度思考,那他的人生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