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第一次培训学习,请来的老师给我们重点进行了教师师德重塑和职业修养的培训讲座。在讲座的开头,郑老师提出了一个惹人思考的问题,怎么把我们双脚踩着的床单弄平弄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移开我们的双脚,他提出有时候关键点并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对于解决问题的认知,方法以及措施。
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作为教师,对于教育的理念会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如何看待学生,则决定了我们如何去处理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句话我很认同,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不好的行为,不好的情绪,甚至成绩差并不足以让我们就给他们安上坏学生的帽子。有问题的学生也不定就是问题学生。近几天看的正面管教里也说,要让学生关注于解决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避免再次出现这些问题,而不是借着这些问题去讽刺挖苦学生,或者想法设法去控制住学生。
老师的一生可以说确实工作充满着艰辛,教育是艰难的,而不是简单的。这也是我们需要花终身的时间去慢慢参透教育的真谛。郑老师提到张桂梅老师,这位伟大的老师之前在网上被赞扬,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老师的无私奉献,为了教育倾其自己的所有,可我有时候在想,我们的教育真的需要牺牲自己去成就学生吗?这样我们老师的教育人生又如何获得幸福和长远发展。老师也是活生生的人,也需要平衡生活和工作,我想,一个真正幸福的老师首先自己的人生应该是充满幸福的,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把我们积极的人生观传达给学生。
郑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在强调老师要终身学习,要聚焦于自身的成长,把自己的专业发展放在首位,所以我很同意他说的唯有学而不厌的人才能诲人不倦。教育人生每一年应该都是不一样的,我偶尔能深刻体会到如果我这段时间没有进行自我的学习,我就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中,这会导致我在教育工作中也没有了新鲜感,从而会产生间断性的倦怠感和无力感。但是,当我保持学习的时候,我就会从我读的东西中引发我的思考,我会想着这些东西是否可以被我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会去尝试和检验。
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一点是关爱学生,爱这个字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很难,因为我们有时候总会以爱的名义做很多错误的事情,尤其是在教育这件事情上。郑老师讲了爱的四个层次:首先是全纳,这意味着从心底里完全接纳孩子,而不会因为任何其他的方面去排斥学生,其次是安全,老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第三个层次是尊重,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自己立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永远是只想控制住学生,把他们当做需要管理的人来看待,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学生过程性的东西,表扬努力,淡化成绩,表扬思维。表扬他们的坚持。最后是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
我非常赞成“创造美好”的行动观,化被动为主动,我做了哪些事情,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相信学生在你所营造的这些范围当中会慢慢得到熏陶和变化,而有些你所以为的问题也会因为你所做的这些事情慢慢好转或者消失。管理班级是班主任的任务和责任,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也是你的一片花园,你想怎么去整理它,取决于你做的什么,当然,为了让花园花团锦簇,我们需要日复一日的做一个辛勤的园丁,不停地除草杀虫,但我们也别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是和学生们一起在创造美好的回忆,去激发他们心底内在的力量。
所以今天听完讲座最大的感受是:
1.老师要终身学习,只要自己不停的输入新东西,才会让自己的教育生涯永远鲜活。
2.不要一味地想着去控制学生,靠这边外部的手段去约束学生,而是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内部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实现。
3.不管在何种环境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把自己的专业发展放在首位。
4.不要瞎忙碌,要站在一个高度去思考自己的教育人生,而不是每天奔波于各种琐碎的小事中,慢慢消磨了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