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名听着就特别鸡汤,看着也是。
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著名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开创者,其思想对近代的学术界、文化界影响极为深远。(抄自维基)
叔本华父亲是富商,母亲是位善交际的作家,歌德、施莱格尔兄弟、格林兄弟、舒伯特这些当时德国的文化名人都是叔本华母亲沙龙的常客。叔本华父母年龄差别很大,算是郎财女貌的结合,两人的情趣差别也不小。叔本华母亲的小说里尽是女主迫于现实(或称之为理智)与心上人分手嫁给应该嫁的男人。小说往往是作者个人生活的折射,可见这段婚姻并非叔本华母亲情感的选择而是对现实的屈就。叔本华生性严肃尖锐,与交际花一般的母亲的关系从小就不和睦,后来父亲自杀,叔本华认为母亲难辞其究,在他26岁那年,母子关系彻底破裂。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专门写给普罗大众的形而下的鸡汤,他知道这些家伙智力低劣无法接受和理解他那些深邃的形而上哲学,他呕心沥血的哲学专著如他母亲所讽刺的一样,印出来就尘封在仓库里,一本也卖不出去,好在他继承了父亲的大笔遗产,不差钱儿,生活富裕可以身体力行自己的人生哲学,一直活到七十二岁,终于看到自己的哲学开始被人重视追捧,欣慰地无痛无灾地安然辞世。
按作者原意:“‘人生的智慧’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是“幸福论”,是“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而所谓幸福的生存是指“我们依恋这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存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渴望看到这一生存能够永恒地延续”。
但耐心读到最后,作者给出的结论却是亚里士多德的话:“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和伏尔泰的话:“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翻译过来就是:所谓幸福的人生根本就是你们这些庸人瞎胡想的,我的哲学理论就是告诉你们幸福的生存是不存在的,追求幸福和快乐,这个出发点就是荒谬的,哈哈哈哈。
所以,《人生的智慧》这本书与其说是讲述如何幸福地生存,倒不如说是讲述为什么人生很难幸福(我是跳读的并没有完整地读完,小心别被我带沟里)。
作者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三要素是:
1)人的自身,即属于人的个性的种种,如健康、力量、外貌、气质、品格、智力等等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如财产、女人、孩子、朋友等等
3)人向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即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如名誉、地位、名声等
而“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中”,“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所以一个人的幸福只能由自身掌控,但普罗大众无一例外地把幸福寄托于后两大要素,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就人的自身而言,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础,却也是最易被人忽视的。谁都知道一旦生病,啥快乐都没了,但只要还没生病,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包括我自己,要不是前年下半年每天肩背疼得吡牙咧嘴还时不时彻夜难眠,大概也不会想起来健身长跑,其实我一直都是很愚蠢地以自己从不锻炼身体还不错为荣,事实证明,人要犯蠢的话早晚得交智商税。
在健康的基础上,人的内在拥有即精神思想的追求于人的幸福感至关重要,一颗空洞空虚的心灵既无法欣赏美也难以感受幸福。现在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美景在前,人家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只会说“卧槽!卧槽!卧槽!”大体是一个意思。
幸福的两大死敌,一是痛苦,一是无聊。痛苦往往源于外,无聊往往源于内,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痛苦,而丰裕和安定产生无聊,穷人挣扎在痛苦中,有钱人挣扎在无聊中。“凡人的生活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两大死敌,究其本质,都与后两个要素相关,而从这个摇摆中跳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
因此,俗人从身外之物中寻找幸福和满足,进阶的人认识到身外之物无助于幸福感时会通过学习(精神追求)得到乐趣,然而只有作者称之为“天才”的人,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艺术或科学的精神追求之中,彻底地摆脱痛苦和无聊。
闲暇是人生的精华,是“天才”所追求的至宝,但对俗人而言却是负担和麻烦,只有俗人的闲暇只能带来无聊。同样“聪明”对“天才”来说是个好东西,对俗人来说却是灾难,大概就是中国俗话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这里感受到“天才”作者对普罗大众满满的鄙视:你们这辈子是无法逃脱不幸福的人生了。
事实上,最近几年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时下对“快乐的人生”的追求是不是走上了偏激?首先,快乐真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吗?其次,快乐真的能持久永恒吗?好吧,大叔说:别做快乐人生梦了,能少点儿痛苦和无聊,你的人生就已经很不错了。
全书详细分析分解三要素对快乐幸福人生的影响后给出大量的建议,名言警句不要太多,相比之下,现代鸡汤学果然弱爆了。另外,书中偶尔的幽默也很合我的口味。
(201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