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的目标指向素养,遵循整合性的评价逻辑,即在真实性问题情境中考量学生的素养,培养独立的问题解决者。真实性问题情境中的三要素中的“任务”,其实就是表现性评价中的“表现性任务”。尽管整合性评价逻辑下表现性评价是作为常见的评价方法,但却不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因为大概念教学的素养目标构成是复杂的,所以评价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表现为达令—哈蒙德所说的“评价连续体”。
确定最终评价任务。
评价的三种类型:学习性评价(为了推进学习而进行的评价),学习的评价(为了评定学习水平而进行的评价)和学习式评价(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评价而进行的评价),评价连续体表现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整合。但是,三种不同的评价类型,它们的评价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学习性评价”最为重要的标准是“具体”,因为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推进,提供依据,是具体的学习性评价越能促进学习。“学习的评价”最为重要的标准是“公平”,因为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根据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定,分类和筛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证据,对学生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公平、公正的作出评定,并向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等传达结果。“学习是评价”最为重要的标准是“自省”,因为这种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评价,它重点关注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支持示范及指导下,学生学会收集相应的证据,不仅为教师和同伴提供评价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行评价,从而调整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过程,并设立更为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大概念教学中评价的小度最为核心的就是评价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大概念,因此设计单元的最终评价任务非常重要。计评价任务要注意,1 最终评价任务应该包含真实性的问题情境。2 表现性任务要精准指向素养目标和大概念。
设计评价连续体。连续体不仅是指评价类型的一体化及学习性评价,学习的评价和学习式评价要相互配合,同时也指评价方法的一体化,既要有记忆的测试,也要有对表现性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考评。
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课堂问答,知识检测和技能测试,表现性任务,结构化思维工具、自我反思等。
课堂回答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评价方法,因为回答是课堂占比很大的一种活动,通过师生的口头交流,教师能及时和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课堂回答对应的目标跨度很大,既可以是素养大概念也可以是单一技能和低级思维。课堂回答一般用于学习性评价。
知识测试和性能测试知识测试一般是针对低级思维的评价方法,形式多样,但已封闭型试体为主,如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技能测则则一般是针对某一技能的评价方法。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一般用于学习的评价。
表现性任务是大概念教学的评价设计里最常出现的,一般都有真实性问题情境。表现性任务的综合程度高,既可以作为学生习性评价、学习的评价,又可以作为学习式评价。
结构化思维工具一般通过图表的方式使思维结构化,主要包括图和表两种形式,此类评价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概念教学,因为这类工具有利于梳理概念与案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让思维结构化。结构化思维工具一般用于学习性评价和学习式评价,但现在也越来越多的用于学习的评价。常见的结构化思维工具有以下几种:KWL图表,思维导图,概念地图,个人意涵图。
自我反思,大概念教学强调学习是评价,因此自我反思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自我反思以多种形态存在,前面所说结构化思维工具就可以被看作正式的自我反思,更多的自我反思是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以引导学生形成反思习惯。
评价是一个连续体,这主要是由目标的高阶性以及目标构成的多样化制定的。评价联系题表现为评价方法的连续题和评价类型的连续题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