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4】得到好处是与他人建立关系基础
人们之所以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是因为他们预期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某种好处。这种好处可以是直接的回报,如金钱、地位或性,但也可以是对于某些可怕后果的回避,如不必受苦。
【2:534-535】“归因仁慈”:建议你贯彻的一条普适原则
心理学家所说的基本归因错误(FAE)是指两种倾向,一方面人们倾向于夸大个人因素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倾向于轻视情境因素的影响。不过,基本归因错误有些名不符实,因为它似乎并没有像心理学家起初所想的那样,是一种人类共有的基本认知特征。跨文化研究显示,处于个人主义文化(如美国和加拿大)中的人们要比处于集体文化(如日本和中国)中的人们更容易犯这类归因错误。即便在美国,城市里的孩子也要比乡村里的孩子更加容易犯基本归因错误。
当然,基本归因错误并非永远是错误的。如果他人的行为的确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那么观察者的猜测就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最好把基本归因错误看成是一种偏差,而不是一种错误。比如,你在开车时前面的车突然进行了紧急制动,你差点撞上去。你的第一反应是怪罪前面的司机,这就是将他人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的判断。但实际情况是有可能一条狗突然从路边窜出,前面那辆车的司机只是想刹车以免撞到狗罢了。这样的话,他的刹车行为就是因为情境造成的。如果你经常提醒自己,一些难以解释的行为可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那么你犯基本归因错误的可能就会减小。我们鼓励你贯彻一条普适原则,那就是实践“归因仁慈”,当他人做出一些不寻常的奇怪举动时,请在将这些行为归咎于个人原因之前先从情境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2:537】媒体偏见变得更加微妙
在黑人民权运动引起媒体注意之前,电影和电视里的非洲人或美国黑人往往是头脑简单、反应迟钝的滑稽人物,这种描绘更加巩固了白人对黑人的偏见。幸运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对有色人种明显带有偏见的描绘从全国的媒体中逐渐消失。当然,媒体上的偏见并没有完全消失,而只是变得更加微妙罢了。在媒体的黄金档时间,男性人物出现的频率是女性的三倍之多,其中大多数是专业人士和管理者,而实际上美国有2/3的劳动力是蓝领或在从事服务工作。电视上有色人种和老年人出现的比例远小于这些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观众无法在荧屏或银幕上看到反映真实世界的画面,而只能看到被扭曲的画面。所以,让各种各样的榜样在媒体上出现是很重要的,应该增加那些相对弱势群体在媒体上发声的机会,让年轻人真正能够了解各阶层的立场。比如,可以增加女性和少数族裔新闻主持人出镜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