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变成了谁 五种人格结构人格结构学的滥觞(1)
前面谈到人自投胎后所经历的“忘了我是谁”的人生过程,从“接受创伤”到发展“低层自我”“形成形象”,到最后“戴上面具”,这过程漫长而复杂,你我皆须度过,没有例外无人幸免。另一方面,我们也从人类的四次元观点来看这“忘了我是谁”的人生过程,从振频最高、密度最低的自性本体一步步下降,经意念体次元、能量体次元,经过千山万水的蜿蜒路程,最后落实到振频最低的肉体次元,终于忘了我是谁。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是在解释忘了我是谁的人生过程,那么,“我”变成了谁?这“忘记”的过程是否产生了任何产品?这自性本体经过千山万水最后落实到肉体次元上的终端产品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变成了谁?换句话说,我到底“不是”谁?这一章节主要是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提一个关键人物:精神科医师威廉·赖克。赖克原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但他所提出的论点和老师大相径庭而不容于师门;他一生坎坷,最后以现代观点会笑掉大牙的莫须有罪名卒于狱中。就心理分析来说,他虽不及弗洛伊德有名,但他对人性的精辟见解,为西方心理学开创一个崭新局面,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传统的心理分析面貌经他巧手一转完全改观,从治疗师坐椅子倾听躺在治疗床上的病人回溯童年往事的静态画面,转为治疗师诊断时要病人脱掉层层衣物以观察全身线条和肌肉发展脉络,治疗时要求病人大嚷大叫、顿足捶地或打枕垫等以发泄积压情绪的动态画面。
人格结构学的滥觞如果说弗洛伊德是近代心理分析疗法的开山祖师,那么赖克就是近代肢体疗法的开山祖师,许多以身体为中心的疗法皆可说是赖克的后继者或受了他很大的影响,包括心理学上的“焦点疗法”(Focusing, Eugene Gendlin)“梦境过程取向疗法”(Dreambody,Process oriented Psychology, Arnold Mindell)“神经语言方程式疗法”(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R. Bandler & J. Grinder)“罗芬按摩法”(Rolfing, Ida Rolf)“生物能疗法”(Bioenergetics, Alexander Lowen)“全方位呼吸疗法”(Holotropic Breathwork, Stanislav Grof)“重生呼吸法”(Rebirthing, Leonard Orr),乃至于我们两人在疗愈时常用的“哈口蜜疗法”(Hakomi, Ron Kurtz)及“核心能量疗法”(Core Energetics, John Pierrakos),以及我们在台湾教学时用得最频繁的“升华呼吸疗法”(Transformational Breathwork, Judy Kravitz)或特殊教育界普遍运用的“感觉整合疗法”(Sensory Integration, Jean Ayres),我(至青)个人在治疗语言专业上常运用的也是物理治疗界熟知的“神经发展疗法”(Neuro Developmental Treatment, NDT; Bobath)以及台湾所知的属于肢体动作治疗类的“舞蹈治疗”(Dance therapy, Marian Chace)等等,均受赖克的影响。
赖克追溯病人的背景资料发现,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类似的创伤,长大之后就会形成类似的体形,而这些体形相似的人也会有类似的心理状态,他把自己的观察再加上前人的研究(如桑铎·费伦奇〔SandorFerenczi〕等人),使得以下所要谈“人格结构学”(Characterology, Character Structure)有了初步的雏人格结构学的滥觞(2) 形(1949)。当然,任何一个成型的思想学说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接下来的亚历山大·罗温(Alexander Lowen,1958)史坦利·凯勒门(Stanley Keleman)法兰克·雷克(Frank Lake,1966)戴维·柏德拉(DavidBoadella,1974)约翰·皮拉卡斯及伊娃·皮拉卡斯、丹麦的丽斯柏·马歇尔(Lisbeth Marcher, 1990)及布兰能对此学说都极有贡献。
特别值得提的是罗温和精神科医师出身的约翰·皮拉卡斯持续赖克的研究,两人后来携手共创“生物能量疗法”(Bioenergetics),使得原本局限于生物学和病理学的人格结构学,加进了物理学和能量学,内容更形丰富。约翰后来自立门户,手创“核心能量学派”,特别是在他结识通灵的伊娃后,他的学说加入了崭新的观点,使得人格结构学更多元化。 约翰在1967年46岁时遇见52岁的伊娃,4年后结婚,伊娃即是本书常提及的“道路工作灵修法”创始人,两人的结合传为佳话,也深深影响了约翰的思想意识形态,更为约翰的学说添上浓厚的能量灵学观点。“道路工作灵修法”的训练课程遍布欧美,“核心能量学院”总部位于纽约市曼哈顿,提供各种长长短短的训练课程,我们两人曾从这两处受教多时,获益良多。这两大派虽然不似BBSH疗愈大学是政府立案的大学,可颁发学士学位,但它们声誉卓著,许多已拥有营业执照或硕士学位的心理分析师、社工人员、各种疗愈师或精神科医师都曾在这里接受再教育。
“人格结构学”后来加入的能量灵学部分不只来自伊娃和约翰,也来自布兰能。布兰能以上述从赖克一脉相传的人格理论为基础,再用她天赋异禀的超感透视眼所观察到的现象,更深入讨论每一种人格的能量体和能量模式,把人格结构学说再度发扬光大。 最后要提的人物是创“肉体动力学”(Bodynamics)学说的丽斯柏·马歇尔。马歇尔是丹麦人,有“北欧的赖克”的美称,她研究人身上每一块肌肉的心智体能活动发展过程,为人格结构学在肌肉发展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基础。她联合20多位治疗师,花了长年工夫记录、整理、分析一万多个个案的治疗资料,将人体每一块肌肉的反应灵敏度,及其所启动的心理议题、启动的时段联结起来。他们发现,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有其心理意义,每一块肌肉被启动的时段各不相同。启动是指小孩可开始“有意识”运用某肌肉(在此之前可能只是反射动作),若孩子运用某肌肉的冲动过早被压抑,或创伤的压力过于巨大,这块肌肉对外界很可能反应过低(hyporesponsive),当这孩子长大成人后与这块肌肉有关的心理反应则为退缩、消极、躲避的态度;反之,若创伤是在肌肉已发展完全后才发生,孩子必须抑制运用这块肌肉的冲动,或将之保留在身体内,肌肉会因反应过度(hyper responsive)而出现能量阻塞的现象,其心理活动则为僵硬或抗争的态度。譬如说上臂后内侧一块三头肌是婴儿学习爬行阶段启动的,此时的孩子正学习自立自主,常拒绝大人的协助,比如说当孩子不想吃大人喂的那口饭时,用手臂向外推开别人的手,就必须用到此块三头肌,由于孩子的意念为“我不要”,因此三头肌的心理议题便是与拒绝或接受别人的给予有关,换句话说,和设定自己的“疆界”有关,有经验的治疗师可根据触摸这块肌肉的感觉,而得知个案在“疆界”问题上是否有健康的观念和态度,从而给予适当的治疗。
总而言之,上述所提许多大师分别注入个人毕生的智慧结晶,为人格结构学说奠下结实的基础,因此而有了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内容。 第一型分裂型人格出生前至三个月第二型口腔型人格一个月至一岁半第三型忍吞型人格一岁至三岁人格结构学的滥觞(3) 第四型控制型人格两岁至五岁第五型刻板型人格三岁至六岁或青春期五种人格依据童年受伤的时间而排列以下将谈人类的五种人格,这五种人格大致上是依据童年受原始创伤的时间先后而排列分类的,比如“第一型分裂型人格”受伤时间最早,为出生前至三个月,“第二型口腔型人格”为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岁半的母亲哺乳期间,“第三型忍吞型人格”则为一岁开始发展自主权期间,一直到训练大小便的三岁,“第四型控制型人格”则为两岁至五岁,而“第五型刻板型人格”为三岁至六岁甚至是青春期。 为了讨论上的方便,此处为每一型人格界定一段时间,事实上每一型人格的原始创伤发生的时间并无明确的分界,就如同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因人而异,比如我家小明一岁叫妈妈,小明的弟弟到一岁三个月才叫,而隔壁邻居的孩子九个月大就会叫了。
至于怎么会受伤?受伤的原因是什么?此处的创伤是针对需要来说,人类在孩童时期发展迅速,为了成长,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需要,当需要不能满足时创伤就形成了,比如第一型刚进入人间的孩子最大的需要是要感觉受欢迎且受人疼爱,第二型的孩子的需要是吃喝拉撒有人料理,第三型忍吞型人格需要自立,第四型控制型人格需要经验对权力的挣扎,第五型刻板型人格需要发展肉体和能量体上的感官能力,若这些需要在当时未予满足,就种下了此人此生创伤的种子。
以下分别以创伤、低层自我、形象自我、防御模式、面具自我、高层自我、肉体特征、能量体特征等面向,一一详述这五种人格。或许是因早期对人格结构学说有贡献的人物大多为精神病理学家出身,所以五种基本人格结构的名称都带着浓厚的“精神病”味,但本书不直接翻译,而是根据每种人格的特质重新命名,原文名称则附在标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