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 跟苏老学当教师笔记一
教师的智慧是照亮前方
母题
洼田教授对苏步青的指导,似乎不曾用什么方法,面对学生的难题,他只是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仔细想来,这就是为师最高的智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注: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蔡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43页。)
他是一个能够把孩子们引上在真理面前惊奇、惊讶之路的领路人。因此,他多次强调,课堂教学有两项教育任务,一是传授一定的知识,二是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教学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其中,对于第一项任务,我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对于第二项任务,我们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又恰恰是学生能否获得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
保尔·郎格朗在谈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时,对教育当前的第一责任作了这样的确定: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他学习的训练的连续性。这里所说的“适当的结构和方法”指的是学生一生的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就训练学生具备这种能力,
纪伯伦在谈到教学这一问题时说:“倘若他真有智慧,他不会令你踏进他的智慧之堂,而是领你去你自己心智的门口。”的确,教师的智慧不仅仅是传授一定的知识,教师真正的智慧在于激发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的动力,帮助学生寻到通往智慧之堂的门口,在纷繁与迷茫中找到那条知识路,并且照亮它。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思想与心灵的接触,是教师具备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
教育素养这一重要品质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直接触及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真正具有这种宝贵品质的教师,他的讲课就像在跟学生进行议论。他不是拿真理来进行说教,而是跟青少年一起谈心:他向学生提出问题,吸引他们来一起进行思考。(注: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赵玮等译,《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645页。)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315页。)
原来,学习就是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直达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就会发现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截然的界限,而是彼此交织,互相穿越,成为人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反思自身的共同疆域。
我们从苏霍姆林斯基描述的这些非常详尽的课例中,可以发现他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思维发展规律展开教学;他强调课堂教学不是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把握课堂教学发展的逻辑,洞察学生脑力劳动的细微变化,要善于对计划作出适当的改动。真正的优秀教师,他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和忠实地复述已经设计好的内容,他更是在直接触及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没有理智和心灵的撞击,教师的教学就变成了知识的灌输,变成了教师在拿真理进行说教,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了没有判断能力的、对知识与真理的仰视者和膜拜者。
经验证明,当学生没有意识到你在教育他、你在教给他学习某种知识,这样的教育教学往往会取得最好的效果,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技巧的最高体现。
倡师生读书,是提高教师素养与突破教育教学难点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也是他在写给教师的教育遗嘱中郑重提到的一点
真正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课堂应该是能让他静心思考的课堂
给学生一个能够思考与品味的空间和时间
我想,是因为具有巨大感化力的教育精神也好,还是因为教学实力充足到令学生敬佩也好,作为教师的李叔同先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有本事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