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权宜之计》感悟

      读了韦志中老师的《权宜之计》这本书,通过此书,让我了解中国人对外界行为的防御互动模式来了解我们的文化,反过来又通过我们的文化动力发展的历程来了解我们今天的人,进而促进我们更好的掌握我们的现在,这是此书的核心所在。因为我们永远有一颗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就是了解自己,对自己有帮助也可以看成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帮助自己,帮助他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渡人渡己。

        当下是重塑中国人核心价值观,更新文化,让中国文化作为国家力量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追求,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我们了解文化和机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帮助自己,给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塑造完善健全的人格。

        此书阐述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三大传统文化跟现代心理学结合的路线:

    1、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其位谋其职,这就是中庸之道。

      2、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3、第一次get到一个新词“酸儒”,何为“酸儒”呢?酸儒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的读书人,酸儒主义和礼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礼是维护社会和谐,规范社会秩序的一种产物,正是因为礼的存在,努力维护自己的角色,积极主动的成为更优秀的人,更有面子的人,具有人文性质。

权宜之病,权宜之忧,权宜之写,权宜之隐,权宜之偷,权宜之窥,权宜之走,权宜之地,权宜之酸,权宜之敌,权宜之乱,中国人的尚“和”心态,以和为美,“和”不单单是我们中国人崇尚的文化,还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法则,也是我们应对外部环境很自然的一种选择,随遇而安方能心安理得。这就是心理学中提出的情绪管理学。

      人心向善,生命向上,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杰作,每一颗心灵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作为父母也是一样,只要做好自己,就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做父母的,需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很多父母其实用面子去控制孩子,而不是真正的帮助孩子,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去理解,而不是把自己当做附庸的一部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