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记忆】02佛语洗心,梵音净魂!

佛语洗心,梵音净魂!

文者:胡海20160417

第一次走进安庆师范学院,没有激动与兴奋,因为我早已错过了憧憬大学的年纪。

安庆师范学院能作为“国培计划(2015)”——安徽省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任务承担院校,自然有它独有的一份底蕴与涵养。不过,对于我来说,我真的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去细心发现和深刻领会。尽管如此,那极具古典又兼有现代的气息,还是让我心生向往。线性展开的“敬敷书院”和绿树掩映的“安大红楼”昭示着它们不曾走远的历史和永不凋零的青春,依稀间,我能想象出一些美好的场景。别致精巧的两座合瓣六角香亭后是现代化结构的教学楼,洁净如新的墙面上标注的四词八字“敬敷、世范、勤学、笃行”便是这所学校的灵魂所在。

上午安庆师范学院的韩建华为我们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讲座,内容分为三个板块——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从培训实效来说,个人觉得有些失望,因为这三个知识要点的培训活动,我已经参加了多次,不论是县域内的微课技能培训,还是市域内的教育信息化培训,都已经为我们做了很清晰的解读,而且,我们很多老师也都曾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去关注和了解这些内容。此外,个人觉得这个讲座的内容,过于凸显“信息技术”,而忽略了“学科整合”,使得实践性明显不足。

下午的临时调整,让我们有了闲行漫步于安庆的机会。吃完午饭,酉辉便来催我,让原本准备小憩一会儿的我只能跟上大家伙外出的脚步。

我们一行五人直往江边走去,虽然在地下步行街浪费了很长时间,但我们还是如愿赶到了江边。

穿过长长高高的护城堤坝,我们便一眼能望见那阔阔的江面以及滔滔的江水,江水浑黄,暗波涌动,天水一线,融为一体。江旁、江中皆是各种样式的轮渡,轮渡或停或行,偶有如彪马一样的嘶鸣出悠长的汽笛,在远处和身后的城市楼房间回荡不停。

面对极少见到的景象,一时间感慨颇多,遂于心中赋诗一首:

宜城江阔山角低,
浑黄一色水天平。
江波涌动走轮渡,
长空阴暗覆灰云。
笛声长鸣惊混沌,
强风劲吹显清明。
心中不满皆可抛,
唯有信念不能弃。

虽然今天的讲座有些许的失望,但是我想对于国培,我们还是应该给予更多的信心,毕竟国家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进行了精密细致的组织和安排,虽有考虑不够周全的地方,但也不能以一概全,凡事都应该尽量往好的地方去想,毕竟,这样一项重大决策的落实一定是经过层层检验的。

宽怀之后,我们便径直往安庆最有名的迎江寺和振风塔走去。人们都说:不去迎江寺和振风塔,就等于没来安庆。

位于枞阳门外长江边上的迎江寺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年),距今已有1042年的历史,虽历经风雨洗礼,却依旧殿堂巍峨,十里开外亦能见其雄姿,及至今日,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繁旺。迎江寺上接九华山图库,下临匡庐,北攘天柱,南临长江,可谓得天地之灵气,占人文之辉光。

带着敬仰的目光立于寺门外的石级之下,那红柱黄墙的庄严,仿佛在诉说一段尘封多年的佛家往事;那粗钢精铁的巨锚,似乎在讲述一个历久弥新的古老传说。拱门两侧各立着一个石鼓,石鼓旁边的白墙上用艺术体各写了两行谶词: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从这谶词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建这座寺,写这些字的人的佛忠兼并与礼义长存。

跨进拱门,便是天王殿,殿内正中坐一尊袒胸露腹、张口憨笑的弥勒佛像,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身高三米,气势威严。殿内有两副对联,均用隶体写就:其一是弥勒佛像两旁的“张开口吞江心月,不动神游海角天”,其二是殿内佛柱上的“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

跨过天王殿,便可拾阶仰视大雄宝殿,入得宝殿,便见三座大佛尊像:居中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西两侧为消灾延寿药顺佛和阿弥陀佛。殿后骑狮的为文殊菩萨,骑象的为普贤菩萨。两厢佛台上供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塑像,姿态各异,造型生动。

转过大雄宝殿,便来到振风塔下。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振风塔是迎江寺最具特色的建筑。振风塔塔高六十米,共分七层,意喻七级浮图。塔身平面形状为正八边形,逐层收缩,塔内空心,共有168级石阶直通塔顶。

塔门布局多变,一、二层由塔外入口,三层以上设在两道正八边形夹墙之间。游人登上二层以后往往入而碰壁,不得其门而上,因此人声笑语不绝,一旦得门而上,则又勃然而悟,其乐无穷。

塔层均有石栏护卫,但是石栏稍矮,无法护全周身,沿石栏而行,需格外小心谨慎。江风劲吹,身轻如纸,倘若一个心虚,便会翻过石栏,从塔上摔落。龙飞哥略略有些怕高,从石栏处行过,皆是靠墙贴身而过。逐层扶阶而上,直上塔顶,立于拱门之处,也能一览宜城方圆,长江浩荡,滚滚东流,迷蒙丛山,默默蹲守,使人不禁油然而生出一种“渺观宇宙我心宽”的情怀来。

古塔清幽境,情思多发地。在顶层的一处拱涵,一对年轻恋人正迎风拥立,缠绵眷恋。此时,江风拂过,塔层檐角发戗下的铜铃便愈加清脆作响,那悠扬远送的声音,显得格外美好。只是不知,这美好的铃声是在为这清纯的爱情做诠释,还是为我们的国培活动做注脚?

从振风塔上下来,我们还去了藏经楼、毗卢殿和念佛堂。分为上、中、下三层的藏经楼内藏经万余卷,当然最有价值者的还是国家一级文物——明朝金粉写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附《心经》)。毗卢殿中供奉的是毗卢佛,毗卢佛背后的悬壁上塑的是高达10多米的海岛,岛上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一百多个人物塑像,海岛下塑有精美逼真的“四海龙王朝观音”。念佛堂里,僧弥们正绕堂而走,一边掐指佛珠,一边祷诵经文。正门外,一名当值的僧主手执“禁语牌”,亦在徘徊不停。见此情状,门外一众游客均不由慢下脚步,停下喧哗,亦有虔诚信徒,立于门外,双手合十,闭目低头,默默祈告。

离开迎江寺后,我们便慵懒回行,往皖源国际酒店方向而走。走出约莫数百米的样子时,我恋恋不舍地远远回望那有着精巧葫芦瓶顶,浑厚塔身和优美造型塔刹的振风塔,依旧挺拔秀丽的独立在江畔,宛若娉婷窈窕的淑女,正凝神眺望遥远的天际,等待一帆轻舟,载来她梦里几度缱绻,遥寄无数思念的心中所期,只是,千帆尽过,万水奔流,虽终生不悔,却白了青丝,瘦了容颜,若不是那佛语萦耳,日日洗心,梵音绕梁,夜夜净魂,恐怕早断了念想,绝了情愫,亦留不下这一段哀怨的故事被反复传颂,经久不衰……

且让我抛却杂念,去用心体味这一次国培吧。人生纷繁,理应求简,索然无味,难道不也是一种滋味吗?佛语说:万物心存,万念心生!这话真的很有道理。就让今天回荡在迎江寺的佛语梵音,为我做一次彻底的洗心净魂吧。我愿把我对此次国培的所有不满与无奈,都化作我执着于教育事业的信念与理想,我愿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蜗行者,虽然步伐很慢,但我始终前进,不曾退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