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烟寺院敲茶鼓,夕阳楼台卓酒旗。”白落梅写过一篇文章,《我不去寺庙好多年》,那个裹着一身轻愁的女子,踏过落日的山林,寻一处空灵之境,安放无尘的心灵。
大约寺庙总是给人出世之感,年轻时爱看的武侠里,那些一往而深的女子,偏偏落得一个青灯古佛伴残生的凄凉,明明是那样的绝望,却又觉得凄美无比,那惨淡如枯月又浓烈似热火的爱情,令我等凡夫俗子也不禁心生向往。那时候的寺庙,既有着“禅房花木深”的幽静,也有着“松径长寂寥”的孤独。
故乡在雷阳,“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里,东晋庾亮虽有“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的失误,但后来却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挥刀猛冲。所带晋军因此受到激励,愈战愈勇,终于杀退了叛军。
县城不大,城中有座青林寺,原建于北宋,因“开门见青林”而得名。只是,青林早已隐去,如今,是处于闹市之中。旁边紧挨着菜市场,每日里烹羊宰禽不亦乐乎,这佛门清静地,如何才能起点化之功,让那些屠夫立地成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里无佛,放下屠刀又有何益?佛心佛性,要的不过就是那一点通透而已。
来到宜城,便不能不提到迎江寺了。这座建于宋朝的古寺,矗立在江岸,看风云变幻战乱纷争,以一双慈悲的法眼,护佑安庆的子民。古寺几经毁坏,又屡屡重修,其间,承载的不仅仅是方丈主持们传承佛典的壮志宏愿,也是宜城人民对美好日子的希冀与企盼。寺内,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塔”的振风塔巍然屹立,斜阳青山外,一塔枕孤城。寺前,滚滚长江水,东流向海生。古塔的倒影倾斜入江心,似亘古相望的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一次进迎江寺,已经快十年了。那一年的正月,风平浪静的生活之后,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心灵上的锐痛,跪在青烟袅袅的蒲团之上,一颗心浮浮沉沉,失了最初的平静。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年的百般滋味,如今已化作过眼云烟,想起来不过是一声轻叹,就如佛前的那柱烟,轻烟散尽,连余香都不知何处寻觅。
小子考上大学那一年的暑假,年幼的小侄子也回到了老家,父亲说,趁两个孩子都在家,将养了好几年用来祈福的两只乌龟到寺里去放生。寺庙的后园,古木葱郁,石径纵横,放生池里,锦鲤跳跃,凭空给人一种清幽之感。炎炎夏日,并不觉得炎热,明明是在闹市之中,却似乎有一种空山幽谷的禅意。
绕过毗卢殿,便是矗立千年之久的振风塔。塔门窄小,抬步拾级,绕着塔身旋转向上。眼前是鳞次栉比的房屋,滚滚东流的江水,汽笛声声,唤醒当年乘舟求学的记忆,清风徐徐,荡涤胸中凡尘俗世的纷扰。诗人说,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可惜,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终究是个俗人。
(此文写于几时已经悉数皆忘,不想草稿箱竟保存至今,当时心境已不甚明了,难以为继,翻出来一见天日。古佛常伴青灯,禅心却难以如月,结句甚好,终究是个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