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能够全盘接手CJ(子公司)外贸事务的时候,RT(公司本部)的菲律宾外贸组2名跟单人员突然离职,人员储备的断粮,导致客户每天投诉,举步维艰。上级领导找了每个人(一共10个菇凉)谈话,没人愿意接那个烂摊子(我当然也在其中),后来经理第三次找我的时候,我见她没人可用,心一软答应了。又将快整理好的CJ(一个半月倾注的心血)还给了潘仙女,全身心投入到另一个水深火热里。。。
步骤一:
还是客户账款;
先将所有的账款整理并理顺。
这个SITE的账款还是理得不错的,不像CJ这么乱,与财务衔接的也没有什么异常,大概两三次下来,就顺利接上了。
步骤二:
每天的发货及更新系统;
接触几天下来,发现这个site的弊端如下;
A.无法批量处理客户系统订单,需要一条一条点交期,尤其是客户大批量上百条订单不同意的时候很麻烦(这算是公司最不重视的SITE,年销售额在500万美金左右,公司有些计划员又形同鸡肋,根本无法拿到准确交期,这时就只能按照规则来点,老品统一45天,新品统一60天,后续无法满足时再往后点);
B.排货发30条,有货才5条(就是这样,在发货前几小时,还有变动,质量做报告的也会跳出来作妖);
有天实在受不了了,夹在客户和内部人员之间,就抱着明天就辞职的心态,到点下班走人,谁打电话都不接。第二天居然通知给我加薪500,从当月就开始。看在钱的份上,就坚持下吧~
步骤三:
下新订单;
1.这个客户下单需要注意是否在预测内,计划部门自己不区分,要我们下单的时候帮她们区分,因为她们下单是将订单和预测下在一起(有的人是,有的人不是,有的人下一个月的预测,有的人下2-3个月的预测~对,就是这么乱,订单自己下多了或者下少了才可以甩锅给我们)。因为客户的预测会实时变动,有时数据相差也很大,市场部要求至少给客户备三个月的货。
2.该客户有市场谈的阶梯价,计划部又说量少的话没法做,太容易成为夹心。。。
在快半个月的时候,终于来了两名新人,陆续教她们(其中一人我很不看好,做事太杂乱,年纪也小,奈何没人,只能硬塞),待其上手后,给我挂了个组长的名,又要去接手汽车部的外贸事宜(一个孕妇要急着离职,给了我1天时间接手)。。。。。至此三颗繁琐炸弹全部收入,我这坎坷的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