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在何方?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白话释义: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深度解读:这段话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但我们并不清楚孟武伯为何问仁,也不清楚孔子答话的用意之所在。孔子清楚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却不确定他们是否有达到仁的境界。究竟什么是仁?《论语》全篇都在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尚未参悟。那我们所做的职业可以让我们通向仁的境界吗?如何做好一个军事家,财务总管,外交家,才能称之为仁呢?我想,应该是心怀大义,心系百姓吧。打仗的时候想着可怜的百姓,可怜的战士,切莫穷兵黩武,为了功成白骨枯;理财的时候切莫国富民穷,肥了官僚苦了百姓;外交的时候既不能丧权辱国,也不能肆意侵略。可能,孔子也在侧面告知孟武伯为政要仁吧。

我们自己的职业如何通向仁?仁心无处不在,事事皆可仁;仁心太难做到,无仁亦成事。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说,我完成了我的工作,我亦做到了“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624评论 0 1
  • 人生在世人们大都处于利益、矛盾、冲突的边缘。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存在着很多难以言说的矛盾。正是因为...
    蒹葭叚叚阅读 5,183评论 1 4
  • 快来看看颈椎病到底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危害! 颈椎硬、酸、胀、痛; 脖子仰头、低头、左右转动幅度变小; 头晕、耳鸣、恶...
    云中飞雁008阅读 3,638评论 0 1
  • 原文链接作者:C4 开源项目译者:Crystal Sun全部章节请关注此文集C4教程翻译校对后的内容请看这里 接下...
    sing_crystal阅读 2,515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