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输出型兴趣打破习得性无助

《向上生长》

以下这段话是从硅谷王川的微博那里看到的,非常有启发性:摘自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的《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一书——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得抑郁症。

当有很多选择时,自我掌控感非常强大,这样人可以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

当然选择过多的时候又有三个问题: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犯错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强。

如果长期不做选择,大脑就会变得很消极。很多人说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其实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几乎没什么事需要自己选择,完全是生活逼着你在往前走?这种状态下,时间长了确实会产生一种越来越严重的消极状态。

这也是我这些年目睹的强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别,绝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也就这样了,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当然了,越厉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穷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手里没资源,行动力自然就差,而且干什么都不顺利,会对信心打击特别大。

我认为,你可以经营点自己的东西,可以是微博,可以是头条,甚至每天剪辑一些简易的小视频,当然也可以是更复杂的项目。有个读者告诉我,他上次看了我的文章后深刻反思了下,发现自己什么长处都没有,只会玩游戏,最近开始直播玩游戏,并且上传了一些游戏小技巧,比如《绝地求生》怎么压枪,P社游戏怎么上手,竟然有了一波关注,今后要去做兼职UP主了。他终于知道业余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

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一个人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才能改变困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