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的理解:这第一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某种东西或某种行为一旦被所有人标榜,认为是美的,那么,有意效仿它的人就会出现,而有意的效仿跟原本人们所标榜的美,它们在本质上已经是两回事了,因此,这种标榜美的做法,本意虽好,实际得到的却是反面的效果。同样的,人们努力标榜某种行为是善的,那么有意效仿它的人就会出现,甚至于用不正当的方法去争取这种声名,因此,本意是标榜善的行为,结果却造出了一个伪善,这同样是一个坏的做法。
因此经文跟着才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恒久不变的道理。
有易才会有难,有长才会有短,反过来说,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短就没有长,没有善就没有不善,没有美就没有丑。所以圣人行事,从不标榜什么,只是用行动来教导人,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从不加以创造;有所创造又从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又不宰执把持,功成业就更不自以为有功。因为不居功,所以没有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