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到家奶奶已经开始准备晚餐了,熬稀饭、西红柿炒鸡蛋……晚上老人都喜欢吃清淡素净点,可是橪橪不愿意了,反抗道“不,我不吃!我要吃菜团子和饺子!”
作为家长,肯定要平衡的说“你看看,奶奶已经开始准备了,咱们今天在家吃吧……”
可是橪橪依然不放弃,努力的争取着“我要吃菜团子和饺子!”更奇葩的是居然自己开门跑下楼了[捂脸],博哥跟着就跑下去追,过了一会儿打电话跟我说“去吃菜团子吧……”语气中有些无奈,可是我暗暗的开始庆幸,这一役孩子赢了[憨笑]
临出门时奶奶还一直念叨“这孩子太任性,太矫情,我说什么都不听,上次接她放学,她说要找同学玩,说什么都不回家,着哩半天,太不听话了,你们回来得好好管管”
我回了一句“好,妈,我知道了”,然后心里一边偷着乐,一边下了楼。
到了楼下,看到橪橪,那小脸上早已阴转晴,变得开心起来,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此放任,家长要承担起引导孩子的责任
用NLP三明治沟通法跟孩子先谈情后说爱,再讲理。
“妈妈知道你很想吃菜团子,刚才有点着急生气了,如果晚饭我不爱吃也会有些不开心,同时当我看到你一个人跑下楼的时候,妈妈非常担心你,你是我唯一的孩子,你对我们很重要,让你平安健康的长大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你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责任!如果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邀请爸爸妈妈跟你一起出发去实现,而不是自己独自行动,可以吗?”
橪橪开心的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去觅食菜团子。
生孩子是为了让家长方便管理吗?
很多家长都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最好是给什么吃什么,给穿啥就穿啥,让去哪就去哪……这样的好处就是家长省心方便管理。
可问题是,我们生个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吗?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那最好弄个布娃娃最省事,根本不需要弄个真娃。
目标不清晰,方法就很难寻找
对于我而言,我是想要家族的传承,并且一代过得比一代好,培养易于生存的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很听家长的话,那么TA的成就将永远无法超越自己的父母
如果我们想一代比一代过得好,一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断的扩大思想版图,去攀前人没有攀过的山,去让自己的思维模式无限延展,往往心智阈限越宽广的人,越容易成为引领者,心智阈限越窄的人,越容易成为跟随着。
每当受到孩子挑战的时候,我们真的要问自己一句“我是想让自己赢?还是孩子赢?我是想让孩子一直在我的翅膀下?还是翱翔到更广阔的天地?”
当然,接纳不等于放纵,这个是需要学习如何引导的。
每一个任性背后都有追梦人的特质
每次想到小时候吃饭的场景总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原来很挑食,常常是我的奶奶精心准备好一桌饭,我说不爱吃就真的一口不吃,奶奶就会再出去给我买爱吃的肉包子,当时我爸妈总说奶奶这是溺爱,得把我挑食的“坏毛病”钣过来,可是他们不知道,每次我想到这个场景都无比幸福
这种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资格感、重要性”这些心理营养往往比绿叶蔬菜更重要。
由此我习得了一个生活态度“要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全力以赴去争取,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所以,当我想要成长的时候我就全然浸入式学习;
当我想要成为导师的时候,就努力去分享讲课;
当我想要带着家人去环游世界实现人生百国的愿望时,我去用心去创造!
当我想要在天津开慧舞人生时,就全力以赴,虽然只有两周的筹备期,不问结果只管耕耘!
好消息是,全然的相信和笃定,让我越来越明白“只要你清晰的知道前路,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那些看起来任性和矫情的能量,其实转化一下就是努力去创造自己理想人生的勇气!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是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力量被训练没了,比如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1.小孩子懂什么,不插嘴。
2.你这孩子太不听话了,我不爱你了。
3.今天先这样吧,将就将就吧。
4.你那个不重要,我这个才重要。
5.别做梦了,根本办不到。
……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一个大的催眠场,不是被积极正向的催眠就是被负向的信念植入,当我们认同了负向的催眠“我不重要、我不值得、我不够好、我的梦实现不了……”,人生就会进入向下的循环,无法延展。
往往在课堂练习中,那些哭的最厉害的都是小时候的“听话乖宝宝”,因为,在内心深处压抑了太多无法表达的渴望。
所以,从现在开始,带着觉察站起来,做自己生命的勇士,去追自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