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入口。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筑城,屯兵积粮。其时,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公孙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亲信制造舆论,于建武元年(25年)正式称帝,自号白帝,改子阳城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这座山为白帝山。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
唐代以前,白帝庙处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先主庙和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川巡抚林浚毁公孙述像,另祭祀江神、土地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川安抚司副使张俭毁三功祠,改塑刘备、诸葛亮像,更名义正祠,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清同治十年(1871年),奉节知县吕辉重修白帝庙。
白帝城天生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镇守三峡、拱卫巴楚之称。战国楚夺此地而得以西进,西汉公孙述据此地而称帝。人们记忆最深的历史是白帝城托孤,章武二年(222年)8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兵退夔门之外。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重庆奉节县的夔州)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历朝在白帝城先后建立过扞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瞿塘卫等军事堡垒性质的重镇,尤其是宋元战争时期,白帝城为南宋“四舆”、川东“八柱”之一,与重庆城、合川钓鱼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泸州神臂城等,共同构建了南宋政权西线山城防御体系。明清时期,白帝城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
白帝城虎踞夔门西口,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依山傍水,凭高控深。白帝城遗址的一字城墙有两道,一道从校场坝通往谭家沟至长江边;另一道从子阳城皇殿台瓮城东南角顺山脊经关山口往下至关庙沱(瞿塘关)江边,两道城垣共同构成白帝城西面的沿江防御。白帝城曾拥有多座城门,发现的有东门、小北门、大北门、皇殿台瓮城门(桑閤门)、小西门、西门等。东、西城门靠近长江,小北门遗址城墙内有3座建筑基址,与城墙、小北门属于一个整体。现今的白帝城是在历代筑城的基础上的增补及修建,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那种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
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有观星亭。到白帝城游玩的客人,大都羡慕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兄弟情深,更敬重诸葛亮精忠报主的儒家大义,无一不在此深深的敬拜。
白帝城白帝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白帝庙内有东周时期巴蜀柳叶铜剑、汉晋时期的悬棺遗物和隋唐以来的书画碑刻、陶器、青铜摇钱树等,历代文物1000余件,书画100余幅。
走近白帝城,那一幅幅充斥着时间味道的景观,让人对那历史岁月有一种深深的折服。走进白帝城,你会感觉这里烙印的是西南地区的一幕幕历史画面,让你随古人将历史一幕幕的拉近,并将自己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