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巨人同行,踏遍知识的星辰大海——星空下的巨人
昨天听到朋友小李抱怨,自家孩子上网课,跟不上老师教学进度,虽然小李和他老婆也很用心的督促孩子要学习,但小孩学不进去,不懂的地方很多,理解能力差。
他说,有时候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傻子,怎么会那么笨。我笑着跟他说,你的孩子不笨,只是学的不够多,对学习的知识还无法领会具体的含义,这是他理解力池子还不够大。
理解力池子
我们知识的容器就像个池子,学习是一条进入池子的水沟,如果只学习一种领域的知识,那就只能开辟一条沟,学的越多就能把水沟扩大成溪流大河,但这条沟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有很大的脆弱性,因为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可能是多面性的,单靠一个领域的知识可能无法解决。
所以,我们应该扩展更多的水沟,多方面领域学习知识,这样你的理解力池子会更丰富,面对风险能力也有更强的反脆弱能力,一个领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思维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法,对新知识的领悟也能更加全面和多变化。
人生来就是无,无就是没有、空洞,但无的容积是无限大,所以出生后我们还是婴儿期就对外界充满求知的渴望,从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反应,来做出相应的行为,根据大人给予的反馈,分析整理信息,判断这些行为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因此,我们学会了走路、说话,有了交流的基本能力,这些都建立在我们去学习的过程得出的成果,但别忘了我们一开始是无。
人为什么有差距?如果除去特别的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他们差在哪里?
是聪明或愚笨,还是他们对世界认知的多或少,我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
如果你说自己是愚笨的,什么都学不会,那你仔细想想,还是婴儿时期的你居然能学会走路和说话这种高难度的技能,为什么现在的你就不能学会其他技能呢?那是因为你对世界认知的太少,你所知道的东西不足于支撑现阶段的技能或学习知识的池子。
当你还无法解决当前问题的时候,不放试着放下它,稳下心来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给池子注水。相信自己的大脑,在池子水达到一定容量时,问题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