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简单总结一下对象的创建及其内存分布(以下只讨论普通Java对象,不包括数组和Class对象)
1.了解对象的内存分布
- 对象内存分配在堆中(绝大部分普通Java对象,像Class对象是分配在方法区中的)
- 对象开始的部分是对象头,包括两部分信息
- 第一部分是自身运行时数据,存放了跟对象有关的信息,如哈希码、GC分代年龄、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的锁、偏向线程ID、偏向时间戳等
- 第二部分是类型指针,即对象指向它的类元数据的指针。可以通过它知道该对象是哪个类的实例
- 中间是实例数据,就是在程序代码中定义的各种类型的字段内容。包括从父类继承下来的。执行<init>的时候也要执行父类的初始化
- 最后是对齐填充,没有特殊含义,就是为了让对象大小为8的整数倍
2.实例化前先找类,相当于“模板” (检查该类是否被加载过)
当虚拟机遇到一条new指令时,首先将去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是否能在常量池中定位到一个类的符号引用(注:这个的作用是检查你想实例化的类是否真的存在,具体怎么检查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类文件结构中常量池部分,简单来说就是编译期的时候执行new指令的这个类在编译成Class文件的时候,它的常量池已经存放了想实例化的类名了),然后再检查这个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解析、初始化过了。若没有则先进行类加载。
3.有了类,就把类实例化,就是对象的创建
- 分配内存,先在堆中开辟空间,对象大小在类加载完之后可完全确定。
- 内存分配完之后,把空间都初始化为零值。
- 设置对象头,对象头存放了关于这个对象的信息。
- 初始化,根据代码,执行<init>方法,给字段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