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后会无期》
没有一份爱是可以放肆表达的。爱情不可以,过分热烈的爱会吓走对方;友情则淡如水,恒久远;而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比起严肃,更忌惮的是过分的“倾诉”。
曾经有个学生因为几天不写作业,被我放学留下了,当他妈妈来接他的时候,孩子怒目圆睁,看着妈妈,最后流着愤怒的眼泪指责妈妈管他太多,连收拾书包都要插手,替他做决定。他实在忍无可忍,最后决定用逆反的态度面对他妈妈的所有要求,我和班主任训了他一顿。作为老师,尊敬父母之类的话是在明面上必须要说的,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这位妈妈在被儿子当着同学、老师面责备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自己,回家后会不会和孩子深谈一次。
决定孩子的书包、文具盒、每天的穿着打扮,孩子稍大一点,就开始想要帮着决定他们的交友和志愿。控制的欲望不会无故减弱,只会随着一次次的得逞而一再试探。这是中国式父母“宠溺”孩子的固有发展规律。偷看孩子的抽屉,甚至登录孩子的QQ和微信,很多家长都做过诸如此类的事吧。“这么小的孩子需要什么隐私啊”这是许多家长的口头禅。但一个人,从接触世界伊始,便会产生私密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也许只容得下他自己,而你的不请自到真的只有打扰的功效。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这是最近网上热议的一条新闻。当事人王猛在文章中控诉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他几度想和父母平等地交谈,但始终无法扭转父母上帝般的心态。之后王猛的父亲也在网上回应了这件事,他希望上帝还他一个正常的儿子。事情到了这一步,王猛的父母仍然选择的是斯文地指着孩子骂。这样“控制系”的父母数不胜数,而极强的控制欲源于父母想对儿女人生的全盘接手,也就是害怕孩子走别的路,因为别的路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觉得那不好,对孩子不好。在这里又存在了第二个心态——自我中心,这是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用来形容6、7岁孩子的一种心理状态,不过并不仅仅适用于小孩子,这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而大多数父母却没有这种自检能力。王猛的父母无疑是爱他的,甚至是因为太爱这个独子,才怕他走错路。但他们的爱满到溢出了,王猛显然无法承受,最后竟落荒而逃。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父母对儿女的爱不只是提供吃得好、穿得暖的物质条件,更应该输送给他精神力量和良好的家风,以及送他出海经风浪的魄力。
小学时班上有位女学霸,说她是学霸并不因为它的成绩门门第一,而是因为她脱颖而出的自制力,也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她的家庭条件十分一般,父母在社区菜场里租了个店面卖茶叶,女同学也会帮着卖。除此之外,她还有个弟弟,于是她不仅要自我管理,还要管理弟弟。即便如此,她还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且经常被老师表扬字迹工整、正确率高。老师们啧啧称赞她的自觉。有一次贪玩的我放学后踱步到她家店门前,看她坐在阁楼板上认真看书,翻阅着学校刚发的杂志。而她的妈妈望向人群,无意招揽生意,也无意干涉女儿。店里物品摆放得齐整,她爸爸的茶杯冒出热气。那一幕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后来听说她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父母说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她完成学业。前阵子听说她考上了复旦的研究生,我一点也不意外。她比那些三年级就在外补课、全身大品牌的同学都有出息,我也并不意外,仿佛这一株野花就该色彩夺目,芳香四溢。
越是家庭优越的家长越是容易走入过度教育的误区。照书养孩子,于是出现了许多虎爸虎妈和溺爱的祖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于是自乱正脚,而孩子更是一个都不服。凡事最难把握的是“度”,是爱还是伤害,全在于家长的把控。这个社会常教育孩子“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却没有告诉父母“爱,需要克制”。当孩子开始有了主见,不要慌,正确的引导好过强势的逼迫。当他反对你的决定时,不要害怕,该他走的路一步都少不了。他终究会长成和你一样的大人,与其过度保护,不如尽早摔跤,等他下次遇到,也会抬一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