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邦者,未必就是男人;祸国者,也未必就是女人”历史如是说。
“苏茉儿,你拿着这个香囊给多尔衮,或许。。。。他会看在这个香囊上。。。”
”玉儿。。。。”
想必孝庄秘史大家都看过,结局就是一个香囊换来了福临的继位,关于这个桥段,小七只能想起这么多了,但是真的爱情可以使一个男人放弃江山吗,综合历史因素考虑是====不可能====,====想美事儿呢====,====没办法====。
或许孝庄游说了很多大臣,将军,但是绝对不是靠美色,孝庄本人就是第一个光芒四射拥有无穷人格魅力的人。也是一个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的人。
我们看历史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上对比来看,首先,刚刚攻进北京城,意味着大清即将统治整个中原地区,俗话说守业更比创业难,这个时候其实还不是很平稳,南明还有个小朝廷呢,大清朝必须有一个平稳的政局,不能发生内乱;第二,豪格,代善等人分管八旗,多尔衮兄弟掌管三旗,多年征战刚刚入关,动武不是明智的举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武帝为何颁布罪己诏?常年征战匈奴,国库从装铜钱的绳子烂掉,到空虚重税,天下第一大老板也得道歉!!清朝虽然早年接受朝廷供奉,同时剿灭蒙古各部,但是多年来并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到多尔衮,三代人的努力才踏进关内,此时发动政变没有财力支持,一个不小心还会引起关内关外的暴乱,得不偿失;最后,早在关外,皇太极就开始改国号,朝廷后宫效仿汉朝制度,学习汉语汉文化,也用汉臣,自古以来,兵强马壮,勇猛无敌并不能成为他做皇帝的理由,没有皇帝授权,等同谋反,天下人会口诛笔伐。
于是顺治元年九月,孝庄随着她的儿子来北京了!我们说从龙入关,其实顺治皇帝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皇帝,因为他的麻麻并不是吕后,也不想当武则天。只想把他教养成一位明君,在麻麻的培养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外有多尔衮豪格等人继续南征北战,内有洪承畴,范文程等人辅政,就这么过着过着,小娃娃也长大了,渐渐的与母亲有了隔阂,他能理解娶了表妹,娶了侄女能巩固他的江山,也能理解母亲的无奈,但是他不能释怀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都不在他的实际控制范围内,内有太后,外有权臣,郁闷的年轻皇帝年仅二十三岁终究还是早亡了。
顺治18年,顺治帝患痘,病危。遗诏立第三子玄烨为太子,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
盛年丧夫,中年丧子,现在来说一般人会选择二婚在生个孩儿,男孩女孩都行,不计较,老公稳重老实就行,不介意带孩子,哈哈,扯远了,孝庄成功晋级成太皇太后。
恭喜我们的玉儿,晋升一级,虽然很桑心,但是,人是铁饭是钢,身上的担子永远重于泰山,肩负国家兴亡,百姓疾苦的清皇室,关键时候能顶半边天的也只剩下了孝庄太皇太后了。
“皇阿奶,我害怕。。”
“别怕,皇阿奶会牵着你的小手啊,陪着你领略这大清的秀丽山河”
太皇太后生活俭朴,不事奢华,康熙朝战事多时,常把宫廷节省下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岁,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在“独嗜图史”的孝庄影响下,玄烨从小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嗜好伴其终身。他“矢志读书”,“早夜诵读,无间寒暑,至忘寝食”,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一捧起书本,几乎忘掉一切。
果然,这个孙子还是比较争气的,康熙皇帝从皇阿玛的手中接过了江山,由皇阿奶一路护送前行,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内处置了权臣鳌拜,在外削三藩,灭明郑,平定准格尔叛乱,甚至沙俄也得乖乖签了尼布楚条约。开创了康熙盛世。
终于一切都那么美好,大风大浪都经历的孝庄终于走到了尽头,75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了。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崩于慈宁宫,结束了这坎坷风光的一生,她是一位蒙古贵族娇娇女,是皇帝的妻子,皇帝死后,儿子也做了皇帝,孙子还是皇帝,永远都是身居高位,贵不可言。同时,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她是蒙古权利的交易品,是丈夫眼中一枚好用的棋子,是儿子眼中永远理解不了他的固执母亲,是孙儿眼中坚强伟大的祖母。她能不能倒下?能不能不坚强?能不能放下一切任由各个势力互相倾轧?丈夫死了,得去为儿子争权,儿子死了得为孙子的成长呕心沥血。
康熙有赞语可作为略评:“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践祚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孝庄一生为开创清朝鼎盛之局面,呕心沥血,费尽心血,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如果用“国母”一词赋予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则此劳号非孝庄文皇后莫属。
写到最后,可能因为同为女人,与上篇有所不同,只想公正客观的看待这位传奇女性,人前的风光,背后的辛酸,相信很多成功人士都会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