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条子是新疆最常见的饭,如米饭之于四川人,牛肉面之于甘肃人,属于那种沉淀到骨子里的东西,无法摆脱,不敢轻视。
这种细长的面食同样缠绕着每一个伊犁人的心,丝丝缕缕,不管你身在何方,离家多远,宛如一根牵引肉体和灵魂、故乡与异乡的风筝线,在你飞得正高,有点飘飘然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收敛和扯住,让你心头一紧,让你想起最初的自己,想起那块栖身的土地,那片土地上一双双深情凝望的眼睛,想起妈妈的厨房,于是,柔软,盼归!
在伊宁街头,几乎超不过五百米就会有一家拌面馆,这些店大多以“拌面、抓饭”为主要经营内容,门脸不大,但是大都很干净。在伊宁市开拌面馆的大多是维吾尔族人、回族人或者东乡族人,维吾尔族的拌面以伊犁“老牌子”碎肉最为出名,将青红椒、肉丁、白菜、芹菜、粉条等大杂烩,配上劲道均匀的拉面,那味道无与伦比,与奇台过油肉拌面、托克逊拌面并称新疆三大面。而回族同胞最具特色的就是“家常面”,各种家常菜分门别类,把这种普通的饭菜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其配菜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薹……并佐以牛、羊肉配炒。更有厨师推陈出新,又推出了阿魏菇、恰马古、大盘鸡、豆腐等拌面系列……在拉条子的江湖里,由原点出发,衍生出众多门派,无数故事。
在伊宁市,我吃过很多好吃的拌面。
比如,胜利路北大营路口附近的吐尔根菜面馆,起先,它开在北大营的南边,一个很小的门面,白菜炒得有特色,加之面汤有特色,停车方便,在出租车司机的口碑宣传下,很是红火,经常出现排队吃饭的场面。后来,“掘到第一桶金”的老板扩大规模、增加品种,在北大营东边一个大大的院子里,除了菜面,还有牛骨头棒子和烤肉等,一顿饭几十块也成了正常的消费,当年十几块就吃得滚肚圆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好在,那时的味道还在。
还比如桃园宾馆旁边和电视台旁边的“老牌子”拌面,除了菜够味,面筋道,就餐环境也不错,花钱不多,但是处处可见维吾尔族主人的用心,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桌子洁净,一进门就有浓浓的新鲜茯茶或者来自土耳其的红茶免费享用,餐巾纸、大蒜、面汤自然也会按规矩陆续呈上,冬暖夏凉,素雅别致,一碗面愣是让人吃出哈根达斯的感觉。
还比如天山宾馆附近的那家,城市花园门口那家“兰兰家常面”,州新华医院对面的“吐尔逊拌面”等等,在伊犁,吃拌面不需要攻略,随意走到一条小巷,一个小院,一个葡萄藤掩映的小屋,走进去,就能吃到美味的拌面。
当然,最好吃的拌面还是自己做的,这个需要另说。
Q是在愉群翁回族民族乡的回族庄子上长大的,自然熟悉各种新疆饭菜的制作,看她做拉条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切菜刀工的考究,和面、醒面、拉面的娴熟,入锅、点水、捞面、过凉水、拌菜,看着就像在做一件艺术品,吃起来自然也就更多感同身受的美好。
爱上拉条子,是爱上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与生俱来的深刻,还是后来居上的真爱,爱上了,就很难放下。
记得那年,在无锡的街头,我和经历丰富的老杨为了吃一碗拉条子穿街走巷,左右打听,因为唯一的新疆餐厅关门休息,只好在一个新疆人聚集卖玉石的市场里找到了一家“新疆拌面”,从老板给员工做的工作餐拌面里匀出两份,虽然味道和伊犁本地的相去甚远,然而也算是解了相思之苦。
每一个出远门回家的伊犁人不管从飞机、火车还是其他交通工具上下来,大多第一件事就是找个面馆,要一碗过油肉拌面,狠狠吃一顿,还要加面。
看上去,他们朝思暮想的是拉条子,其实,也是拉条子背后的故乡,是草原,是奶茶,是一份浓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