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词人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相合的经历,才更能理解那些风花雪月背后的无病呻吟。
王俊雄有一张叫《听雨》的专辑,其中的一首便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喜欢下雨,却很喜欢把橘黄色的灯打开,拥着被子听淅淅沥沥的声音。就像常哭的人最后会哭不出眼泪一样,总是在情绪的大起大落中煎熬,总有一天,所有的情绪都会被淡化,只剩下一架躯壳,空空的,喜也好、悲也可,并没有多少区别;淡淡的、恹恹的,生不出过多的情感。写写画画是需要灵感的,以往的时候有爱情,有觉得美好的东西,那会儿南有乔木,汉有游女,在一种幸福且亢奋的情况下,人会有无限的可能,文字会变得清丽、飘逸,至于不染纤尘。可是当心下蒙尘之后,什么念头和想法都没有了。一切无可无不可,胸中生出一种淡淡的恨,不知道是不是遗憾,也不知要恨谁。越是从前觉得美好的,如今看来,就越觉乏味无感。看得清楚了,世界就没有了原本的光。不会再去问身边的人,你相信光吗?因为自己知道,所有的光,都源自于自己的心。那团火熄了,光就没有了。
最近读完了好几本书,有意识地在读,许是为了消解心中生出的缠绵悱恻之意,许是希望更好地去看身边的世界,许是想把放在角落里的粗糙与暴戾捡起来,压一压泛滥了的小儿女心思。就这样在意气用事之下,翻完了阎真「因为女人」,一百回的「水浒传」,还有加西亚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三本书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呢?改一句叶芝的「在本布尔山下」,大概得是这样的:“对女人,对爱情,投上冷冷的一眼,哥哥,待洒家一枪先搠翻那撮鸟!”至于唯一一部女性主义的作品,也即门罗姐的《逃离》,只看了一章便被扔进角落里了。提辖爷爷正自烦恼,哪容得你在哪里唧唧歪歪,说那些个鬼佬过得开不开怀?放下书,脑袋里充斥的只有一个念头:那些原本以为美好的,都失去了光芒。此时的恨,是当年读完了琼瑶或红楼之后,没有及时捧起这些书,才让那些个莺莺燕燕、胡思乱想占据甚至主导了认知。天幕之下,有人的地方,连石狮子都干净不了。男人无耻混蛋可恶肮脏的自不在少数,可是女生并不是想象中的天仙玉女、纤尘不染、毫无机心。人性当中,有善有恶,不分性别,分的是时间和机缘。初遇时,你也好我也好,把自己包装得温润如玉、乖巧无比,日子久了,看身边的人总觉得不对了,还是没得到的那个好,或者还是曾经的那个最好。活着的人几时满足过?静极思动、动极思静。没有一场委屈背后不曾让人委屈过,没有一场收获背后没有让人收获。人间从没有失了公平,谁也躲不过。加害者要遭报应,得利者不会始终得利,要相信,天道平衡,不曾负人。
爱情它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呢?书上说,那是两个孤单的人在遇见彼此之后,就再也感受不到孤单了。这世界上无论发生什么,只要知道两个人还在一起就好,彼此相扶相帮相守相偕到老。可是,等风雨过后,你再回首尘寰,就会明白,这个时代的爱情已经不像过去了。它不再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它似乎成了快餐文化一样的东西。所有人都相信,它是一程一程、一段一段的,下一段的风景总会更好。对此我无法评价,因为不知道该归咎于时代还是人性。有一天,你我也会像《精灵旅社》的德古拉那样,不再相信 You only Zing once in your life 吧?到那时,我们应该难过,还是要学他一样 lives happily with Ericka ever after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