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老师的《班级管理课》第八课专门针对整套班级评价体系框架的建立进行系统的讲述,全面科学。虽然以前也知道对于学生的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而评价,但却又诸多困惑,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无法方方面面全覆盖,如何才能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制度,既能客观准确又有说服力?读完这一章节,我要转变对于完美的评价体系的执着追求,没有一套评价体系能让人无可挑剔和争议,我们能做的是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原则激励学生。
1.班级评价体系需要和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目标工作相匹配,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相匹配。
陈宇老师的班级(学生)评价制度体系首先有一个大的框架,这个框架代表班主任对班级的评价体系有系统的思考和完整的理解,即正确的评价思维,这种评价思维也是班主任教育价值观的体现。陈宇老师的班级评价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学习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工作评价(工作态度、工作成就)、活动评价(活动参与、活动成绩)、品行评价(行为规范、文明素养),原则是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班级工作大致分为教育、教学、管理三大块,评价要与之匹配,只要有工作就一定会有评价。
2.书中提及的班级量化评价制度其实就是我们平常使用的班级量化积分,陈宇老师介绍了一套系统的积分政策,班级量化在之前的班级也使用过,但是记分非常繁琐,有时候学生对扣分的有争议,如果班主任不及时调查和解释,学生就会觉得量化积分不公平。积分的奖励制度如果跟不上,学生慢慢也会对分数无感,最后这套量化积分吸引不了学生,更无法起到激励、导向作用。
陈宇老师对量化积分的阐述提醒我们要客服量化评价的缺陷,即以扣分为主要手段,负面评价占比太大。扣分占比太大是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我们以为通过扣分可以起到提醒和约束的作用,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对那些调皮但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打击最大。
3.一套严谨的常规管理量化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常规要求、各项常规要求的分值、违规的处置方式。扣分只是一种客观记录,不能代替惩罚也不是惩罚手段。
4.读完陈宇老师班级的积分政策,一大特点是表格化,我们常使用文字的方式来表示,陈宇老师却是用表格列项的方式,清晰明了,比如表格学生常规表现评分政策,分为序号、内容、分值、认定人、记录人还有说明;表格班级学习评价项目包括评价内容、评价项目名称举例、评价依据、评价方式、评价时间。这种表格列举的方法值得学习并套用在其他工作中。
5.陈宇老师班级的学习积分政策包括三个项目,分为作业积分、考试积分和奖励积分,有些项目是“只加不减”的原则,让学生体验成功,起到激励的效果。
6.班级评价活动的组织包括确定评价的项目和时间、制定评价规则和程序、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的后续工作,也就是评什么、什么时间评、怎么评、谁来评、评后怎么做。这是评价的制度化原则。我个人认为这算是一个公用的模板,任何一个评价体系都要涵盖这几个方面,不能随意,否则就失去了正规性。
7.陈宇老师提醒我们,班级活动评价要关注参加活动的团队和三类人:活动的组织者、活动中表现突出者、活动的参与者。我们的评价项目根据这三类人的表现设置相应的奖项,比如组织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贡献者等等。
每一次的评价活动都要经过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充分展示、交流这几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有所触动。
8.陈宇老师的班级投票方式也是很特别。以感动班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例,“全班每人一张选票,可以选5位同学。在最希望当选的同学名字后面标出*,其余4个名字后打勾。”记分的时候一个*记三分,一个勾记一分,按总得分排序,前五名获得者提名。这种记分方式考虑到了各种选票的权重,更加合理客观。
在评选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邀请科任老师参与,尊重教师的意见。再加流行的网络投票方式,评选“人气奖”,这种自下而上的声音来自大众,更尊重民意。
9.评价的后续工作是对评价结果的呈现,可以进行表彰和和各种宣传,奖励方式可多样化。奖品可分为实物和非实物,实物包括讲奖状、徽章、奖品、海报、(给家长的)报喜信、有意义的纪念品、定制的奖杯奖牌、获奖者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非实物分为颁奖词、表彰会、(给家长的)报喜信息、权利、机会等。
10.评价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评价应该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自评、互评、组评、师评,构成班级多元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