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10 曹平
哈利·阿拉德 文
詹姆斯·马歇尔 图
毕业考核时,这本书选中了我,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我在教小宝宝,同时也在教成人怎么教小孩。保育员培训的课堂上我郑重的带着幼儿园的老师们读着这本书!
暖场
开场游戏解花环,老师们玩得很开心。解开后我问大家,在布置任务时大家是不是觉得几乎不能完成?大家纷纷说是。但是方法对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也能轻易完成不是吗?
教育教学也是一样,不是孩子太熊了,有时候可能是我们方法搞错了。
讲读
绘本的讲读过程并没有什么难度和悬念,一句“老师不见了孩子们怎么还不高兴呢?”就足以引起了老师们的好奇心。
讲读过程中利用图案与讲师互动;
借助语音语调营造代入感;
碰到有意思的对白邀请听众参与进来,一起朗读;
听众对图画书这些熟悉的场景,很感兴趣。到最后我问到“你们知道尼尔森老师的小秘密是什么吗?”“斯旺普老师就是她扮演的…”大家哈哈大笑。
敲黑板的重头戏
最后一页的解读与延伸,警探开始寻找斯旺普老师了,我提问“刚刚不是说斯旺普老师是尼尔森老师假扮的吗?怎么警探还会去找她呢?是谁拜托警探去寻找斯旺普老师呢?”
台下的老师开始七嘴八舌“是孩子们。”“真的是孩子们吗?孩子们想念斯旺普老师了?”;“那就是家长,毕竟斯旺普老师让207教室的学习氛围前所未有的好。”“有可能”;“有可能是校长,尼尔森老师的教育方法让207教室乱七八糟”;“我觉得是孩子,斯旺普老师也不是一无是处,她的方法让孩子们在习惯和规则建立上尝到了甜头…”
一番讨论过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喜欢尼尔森老师还是斯旺普老师?为什么?”
在辩论中自然而然的,大家都开始思考尼尔森老师真的有看起来的那么完美吗?斯旺普老师有听起来的那么恐怖吗?其实好的老师应该是两位老师的综合体。民主授权中给孩子一个有秩序也有自由的教室!
坚守心底的 信 与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