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如此发达,什么信息网上查不到,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首先,大家要先明确“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信息”是指一种事实、一种结果和现象,而“知识”是从这些累积的事实结果中汲取精华,即使五年、十年也不会过时的“知识的结晶”,我们从网络、智能手机、电视等途径获得的内容大部分是“信息”,而从书本上得到的才是“知识”。所以网络迷们大部分是都有“信息过剩”而“知识不足”。
不能使自我成长的读书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参加了一场上万元的培训,却发现课程内容在一周内忘个精光,如果你读了一本专业书籍,除了读完的时候充满了一丝冲动,发现生活还是照旧,没有运用到实践中,你,可能读了个假书!
读书最重要的关键词有两个“碎片时间”“输出”。
每天工作都累得回到家就趴在沙发了,自己就是天命打工人,没空读书!但是,经过科学研究,与较长连续的读书时间相比,碎片时间读书更有利于记忆。
15-45-90法则碎片读书法
人们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其实是有限度,时即使经过训练,人们也可能连续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如果有时间限制,注意力就会提高,大脑的运转也会更快速。
而碎片读书法的时间单位就是15分钟、45分钟、90分钟,小学课程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一集电视剧也大约是这个时间。人可在15分钟内维持较高的精神注意力,维持普通精神注意力的时间界限是45分钟。如果在45分钟之后稍加休息,精神注意力可以延长至90分钟。
一、三、七3次输出读书法
读了不少书,但是只“留在记忆中”很难获得成长 ,如何“过目不忘”,这个跟我们之前学英语时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先背诵一遍,第二天复习一遍,过三天再复习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到了这一阶段,我们背过的内容基本上不会再忘记,可以长久保存在自己的脑海中。在第一、三、七天进行复习,将最初输入大脑中的知识在一周内输出三次,基本上可以做到“留在记忆中”,这也是很多书论述过的。
读书“一周内输出三次”,就可以使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那么,具体怎么输出呢?
有几个不错的输出方法推荐给大家:
①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用笔在重要的内容下面画线;可以用荧光笔进行涂鸦,为了强化记忆,我们可以像上学时那样,在书中画线,做笔记,我认为一般一本书最重要的只有3处,每处一行字,在这些地方画线即可;
②给别人讲解书中内容,向别人推荐你读过的书;读书要达到能够“讨论”的水平,如果你读完一本书,别人问你:“你觉得书中哪里写的比较好呢?好在哪里?”你却支支吾吾,哑口无言,简直让人怀疑你是否真的读过此书。如果没有任何感想,可能只能算浏览了这些字吧。
③将读书时的感想、发现和名言名句写到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媒体上,与别人分享;我身边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人,他本身每月有阅读的习惯,最近压力较大有失眠的困扰,读了一本关于睡眠的书籍,当天就把“十大睡眠小贴士”分享到了朋友圈,底下超多朋友点赞和评论。自己的感想和推荐能影响到别人的行为,甚至还有人表示感谢,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④给自己强烈推荐的书写个书评;如果你看了一本书,觉得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你可以考虑写个书评。这样你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和记忆肯定会更加深刻。
你知道了如何读一本书,但你知道读哪些书吗?
你是不是讨厌读书,平常也不读书?
你是不是经常拿起一本书就觉得头脑发胀?
你是不是拿起一本书觉得里面的文字都认识,但是组合成一句话就看不懂了?
其实,你只是可能还没挑到适合自己的“天命之书”!
不快乐的读书无法得到成长,先要培养你读书的兴趣。你不喜欢经管类工具书,但你喜不喜欢看小说,仙侠、玄幻、言情...等等,总有你喜欢的一款,咱先从讨厌读书变成喜欢读书,读书的理由就是快乐!你要在快乐中读书!不要依赖排行榜,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兴趣。
选书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守——学习基础知识的入门书;
破——学习别人方法的应用书;
离——探索自我模式的“突破”书;
选的书要看你目前在该领域处于什么水平,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如果你还是小白,你就选一些基础书籍。很简单的道理,你想学经济学,但是你不能还没看经济学基础就先买了经济学曲线图这种需要一定基础才能看懂的书,选的书籍要循序渐进。
如果你要写论文,你可以阅读你要研究的课题相关知名人士写的书或者他推荐的书,一般专业书籍最好到大型书店寻找,假如线下找不到可以在网上购买,而且很多网站有“购买此书的人同时也购买了这几本书”的相关索引功能,可以为你节省一些寻找相关专业书的时间,同时,你阅读的论文或图书中,往往有参考文献,出处和参考文献也一般能让你深入到该领域,找到该领域的一些“经典”或“名著”。如果你短期内阅读大量某一领域相关的书籍,相信你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记忆效果。
读书就如投资一样,分超短期读书,如网络信息、热点资讯;短期读书,如专业技能工具书;中期读书,如工作方法、学习方法;长期读书,如思想哲学及生活方式相关的书,读书也需要做好短期及长期的均衡分配。
特别是读书量少的人,不应该漫无目的的读书,应该有“目的”地去读书,合理搭配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除了纸质书籍外,目前各种电子阅读器更新换代也很快,便于携带、方便保存,可以让我们在出差、旅行、挤地铁、坐公交时,都随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读书。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话:“金钱可以被夺走,但是知识不会被夺走”!希望每位读者能通过关键诀窍,学会如何读书,使大家的人生更加充实与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