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买了一本由陈鹏著的《苏东坡传》,还沒来得及读,因一网友说他读了林语堂先生那版《苏东坡传》,还写了篇读书笔记。
林语堂什么人?那是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俺读过他的《京华烟云》,笔触十分了得。由于自己的孤闻寡陋,记忆中并不知道他还写了本《苏东坡传》,于是,急急忙忙从网上找来看。一查更让我吃惊,原著居然还是用英文写的《The Gay Genius》,除了这本,还有一本《Lady Wu》,就是《武则天传》。
我想,苏东坡一大词家,散文家,用英文来翻译好他的诗词,必将困难重重,更不必说那些文言文了。心里也着实想找本原著来看看,英文小说俺也沒少读,语言应该不算是个问题,不过,读英文一定是不过瘾的,最后还是找了本由张振王先生翻译的中文版本来解馋。
利用周末空闲,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读完一遍,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写一手好文章,那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我们的苏东坡先生早在近千年前就这样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资态横生。”写文章要做到自然流畅,该写则写,该停须停,不必多言,清新动人便是好文章啦!
2. 人生中最让你快乐的事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苏东坡先生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拿笔写文章使他快乐,而且是心中任何意念都可述于笔端。记得张爱玲跟胡兰成聊天时也说过类似自负的话,天才级人物都是这么自信满满,让人难以望其项背喔!
3. 苏东坡20岁就考中进士,学习好,除了过人的天资外,其努力、认真的程度却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出乎我意料,他选择了一条看似很笨拙的方法:抄书。他自己将正史和经书都抄写了一遍,而且还以此为道,亦让他儿子抄,看来抄书不失为一个读书的好方法,不仅帮助记忆,还能练习写字。
4. “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俺也读过,这本书彻底证实了此事纯属虚构。苏小妹并不存在,苏东坡倒是有一位大他一岁的姐姐叫“苏八娘”,也是能识文断字的,嫁给了苏东坡的表舅程之才。16岁嫁过去,可惜,受公婆虐待,丈夫又不管不问,第二年生孩子,产后患病,苏家把大人和孩子接回娘家照顾,然,程家不久就跑来要人,不依不饶,硬是把他们给抢了回去。八娘回去后,无人问津,缺医少药,不久便病死了。于是苏程两家结下了仇恨,苏洵因爱女的早逝,与程家断绝了一切关系,此后再无往来,直到苏东坡成为翰林学士,程之才虔诚来拜访,苏东坡宽宏大量,才原凉了他。
5.让我更真实地认识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先生。俺之前只从诗词里知道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为他是一位柔情似水,非常儒雅的文学之士。书中则把他描述为一个“拗相公”,说他秉性固执,“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情商很低,而且外表邋遢,特立独行,以至于他一生为之付出的“变法”,最终也以因其“拗”而彻底失败。
6. 自古文人多风流,白居易有“侍妾三年一换”一说,元稹的喜新厌旧(像抛弃莺莺),有家有室还与薛涛有染等等,然,我们的苏东坡先生却是出淤泥而不染。苏东坡与妻子情真意切,从《江城子》那首悼亡妻词就可见一斑。不过有人会问,那个说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朝云不也是苏东坡的妾吗?是的,朝云是苏东坡的妾,也是唯一的,而朝云是苏太太在杭州买的,买来只作她丫环的,当时她才12岁,按旧俗,夫人的侍妾自然而然会成为主人的妾,也许这只能归之于苏夫人的贤德了。
7. 苏东坡也赶时髦,追求长生不老,与道士、和尚相处甚欢,在家练瑜伽,热衷炼丹,不仅他信,他的弟弟苏辙也信。
8. 网上这版,最可恶的是把苏东坡各时期写的诗词居然全部给删了,只剩冒号,没有下文,令人有挖了心的空洞感!
总之,一本《苏东坡传》让我跟随东坡先生穿越了一回那段遥远的北宋时光,与苏洵、子由,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秦观,黄庭坚、米芾等众多明星打了个照面,使我倍感荣幸,耗费两天的休息时间实在也太值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