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城谋杀案》是卡尔非系列密室作品。这部作品我认为非常符合卡尔风,哥特古堡+密室,这次的雷尔勋爵死在了完美的双重密室里。第一层密室,死者死在了盔甲厅,门窗紧锁,且窗户上的灰尘证明不可能有人从此经过,通往地下室的牢房门也被钉子钉死。没有暗道。第二层密室,门外有人把守,如果有人经过一定会看见。而死者的姿态更是诡异,仿佛被人用手臂高举空中,让这桩不可能犯罪更加成立的是,死者的脖颈处被绳子嘞毙。显然是近距离造成的伤痕。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凶手在完美密室里诡异逃脱了!
看到这样的完美密室大抵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死者是自杀,这的确解决了所有疑问,但绝对不是读者满意的答案,特别是在这样的完美密室下,像卡尔这样的大师,“密室之王”若给出这种解答一定会被读者嘲笑。第二种,凶手没进入密室,这样也就不存在凶手上演密室逃脱的戏码了。所以,看到这次的密室,我更直接的倾向第二种情形。我猜想,也许卡尔又要玩儿出机械密室的新花样了。然而,卡尔的解答令我震惊,的确,如我所想是第二种可能,也就是说,凶手根本就没进入密室。不过,这次卡尔并没有使用机械手法,而是简单粗暴的一个动作就完成了密室,这个手法(其实很简单,但也很神奇,诡计模式其实与阿加莎的《古墓之谜》一样,而这一模式也是非常经典的密室诡计套路)其实与死者的姿态有关。还有第二个手法,那就是凶手用某种诡计让当事人误以为凶手进入了盔甲厅,这里就只能点到为止了。(这次的诡计组合感觉与卡尔的《夜行》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实,体验卡尔太多的密室作品,就应该大抵能猜出卡尔最喜欢,最常用的诡计套路了。这次,卡尔又是使用了时间差密室+切斯特顿风格诡计。按照二阶堂黎人的话来说,如果是真卡尔迷或许就能想到诡计的套路,就像体验阿加莎作品一样。除此,后面还发生了两起案件,感觉这次的节奏很快。
这次,二阶堂黎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也是很准确。他认为,“在描写盔甲林立的古堡上”,以及所谓的“咔嚓声”之线索兼神秘感的表现令人赞赏。确实,卡尔在描写古堡环境,细节方面的文笔确实很能令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他所描绘的画面,这也是卡尔最擅长的哥特风手法表现。这个“咔嚓声”其实是泄底了,因为它是诡计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是形成完美密室的关键。不过,没体验过这部作品或是看到此文的读者肯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所以,我把二阶堂黎人的这个观点引用过来也没啥问题。其实,这个“咔嚓声”是强大的心理误导,不能再说了。
这部作品的主角是高特侦探,而不是H.M.确实有些可惜。这一点,二阶堂黎人与我有同感。他指出,“令人遗憾的一点是,本作的名侦探是约翰•高特,而非H.M.——即亨利•梅利维尔爵士。如果将表现不佳的约翰•高特换成H.M.,本作将有成为佳作的潜质。”
这一点我也是相当同意的,其实,我猜,卡尔遇到了难题,这次的背景舞台和案件最佳的侦探搭配一定是他笔下的两大名侦探才更合理,即菲尔博士和亨利爵士,也许是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位都比较合适,左右为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一个,但实在是不知道选谁为好,所以才放弃他们成为主角的可能。当然,我和二阶堂黎人都希望是H.M.登场,因为这个案件太符合他这个“破解密室专家”的气质了。这次的故事进展节奏也很快,这也非常适合H.M.系列。(H.M.系列普遍节奏都很快)
虽然这次的案件也可以让菲尔博士参与,但相比菲尔博士,我和二阶堂黎人也都更偏爱H.M.一些。H.M.还是更有个性一些,性格古怪的侦探配上诡异难解的案件,这才是完美搭配嘛。尽管,卡尔迫于无奈做出为难的选择放弃两位名侦探,(这只是我的猜测,但事实或许不是这样,也许卡尔没有这么想,只是我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罢了,其实,真的想知道卡尔的真实想法,但这也只是天方夜谭)但毫无疑问,这次的侦探选角是失败的。但瑕不掩瑜,这部作品除了这一点没啥可挑剔的。
还有几部非系列没有体验,目前来看,《弓弦城谋杀案》的水准是仅次于卡尔另一部非系列神作《燃烧的法庭》的。(《燃烧的法庭》可以和卡尔的《三口棺材》《犹大之窗》媲美,被读者普遍认为是卡尔三大神作)
再说句题外话,体验这部作品时,我的状态非常不好,头疼欲裂的感觉让我想休息。但也许是卡尔作品谜题的魅力吧,竟然让我一口气用一天体验完,(伴随头痛的体验过程真的有些难受,但还是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而更神奇的是在体验完后,我的头疼没那么严重了。这可真是卡尔作品的神奇魅力呀。(再次真心感谢卡尔为我带来这样一部精彩的作品)虽然,我没有体验一部日系治愈推理,但却被一部优秀的古典推理所治愈,这种体验境遇还真是罕见呐。如果在状态好的情况下体验这样一部吸引人的侦探故事可能就更舒服了。
8分 杰作
侦探选角有遗憾
瑕不掩瑜 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