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郡主得救
这李十二娘本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儿,一见对方两眼中的神采如此熟悉,刹那间脑中灵光一闪,当即记起师傅精擅易容术之事来。
小郡主心内已明白:眼前这位刚刚动手杀人的“毕总管”,不是自己的师傅公孙大娘却又是谁?
一想到师傅乃是来救自己脱困,惊喜之下这小郡主差点开口将“师父”两字叫了出来。
公孙大娘向她轻轻摇头示意不可声张,李十二娘何等机灵?当即按捺住心中狂喜,闭紧嘴唇不发一言。
那周浩、于飞扬二人惊魂未定,又怎会注意到眼前这女娃子神态间的细微变化?
见公孙大娘拉住了李十二娘手腕,还以为毕总管不过是为防备这女娃子乱跑,怎会疑心另有其它玄机?
公孙大娘拉着李十二娘一只手,朝地下丁家兄弟的尸首扫了一眼,暗自忖道:
“十二娘既已认出自己,那么是时候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
当下低头对徒弟说了声:“走罢!”
旋即拉着十二娘拔步而行,周浩和于飞扬因为惊魂未定,二人眼睁睁看着“毕总管”拉着女娃子渐行渐远,连向“毕总管”道别之话都不敢说。
只须臾功夫,公孙大娘与李十二娘便行到了李白藏身之处,公孙大娘放缓脚步轻轻说了一句:
“速速回房!”
话罢拉着十二娘加快脚步,在夜色下径自向围墙那边奔去。
周浩和于飞扬见“毕总管”拉着李十二娘忽然改变行走方向,居然是向着围墙那边而去。
周浩、于飞扬不禁一呆,二人正疑惑间,忽见“毕总管”携着李十二娘轻飘飘越过墙头,眨眼间便已消失在夜色里。
周浩、于飞扬见此情形,惊得目瞪口呆,惟能面面相觑。
公孙大娘与李十二娘消失在围墙足有一盏茶功夫,二人方从发呆中惊醒过来。
望着丁家兄弟横躺在地下的尸体,二人这才觉得适才之事或许有些不对头。
想到今晚可是他二人值班,若当真出事他二人可承担不起,如此一忖周浩慌忙掏出哨子拼命乱吹。
尖厉的哨声在静夜里特别刺耳,不大功夫相府里四处亮起灯光,到处可见人影晃动。
在公孙大娘携着十二娘越墙时,李白已无声无息回到房里,他除去衣衫上床躺下不久,杂乱的脚步声便在门外响起。
随即听到毕乘云在门外急急问道:“李兄弟,你睡了吗?”
“毕兄,到底发生了何事?怎的如此纷乱嘈杂?”
李白一边发问一边穿衣下床,刚打开房门毕乘云便一步跨入房中。
他神色紧张的说道:“李兄弟你没事吧?听那哨音大概是有人犯跑了,你没事我便可放心。
“因你刚来相府对各处情形尚不熟悉,为避免府中卫士与你闹出误会,故急急先赶来你这儿。”
“让毕兄费心了,在下真不知如何感激才是。”
看到毕乘云对自己关切之意溢于言表,李白不免有些感动。
毕乘云道:
“既然李兄弟无恙,那咱们便一同出去看看到底是何情形,但愿真的无事发生才好。”
“毕兄说得是,那咱们便出去看看。”
李白话语刚停,毕乘云已转身出了房门,李白便也紧随其后。
二人行了一阵,毕乘云忽然回身向李白作了个手势,随后身形一晃,已如箭一般射向前方。
李白也展开轻功随后跟着,两人行得好快,只顷刻便到了周浩、于飞扬值岗之处。
周浩、于飞扬身旁早围了一大批相府卫士,丁开山、丁开峰兄弟俩的尸体摆在地上无人理睬。
“毕总管,你方才不是带着那女娃子越墙而出了么?怎会……又在这里?”
毕乘云和李白刚一出现,周浩便瞪大双眼,吃惊地朝毕乘云叫了起来。
周浩话语一落,周围所有卫士的目光便全都向他射去,那情形犹如在看一个疯子。
毕乘云瞪着周浩怒道:
“你胡言乱语什么?本总管今晚有事外出,返回相府才一会便听到了警哨声
“这才急忙与李公子过来察看,哪里有什么女娃子和我在一起?我何时又越墙而出了?”
周浩一听慌了手脚,结结巴巴说道:
“毕……总管,你……方才明明在此,并说……相爷有重要事情询问那女娃子,你要将那女娃子带去……于飞扬便将那女娃子带了来……”
毕乘云虽然听得不明所以,脸色却早已大变,当即摇手阻止周浩继续说下去,指着丁开山、丁开峰兄弟俩尸体皱眉问道:
“那么这丁家兄弟又是怎么回事?却是何人杀了他兄弟俩?”
周浩明明亲眼看到毕总管举手击毙了丁家兄弟,不知道他为何又矢口否认,不由得恐惧万分。
此刻面对毕乘云的问话,尽管惊疑不定,却又不能不回答,只得胆颤心惊的说道:
“这……丁家兄弟俩乃是被……毕……毕总管你一掌打死……”
听到周浩此话,福、禄、寿、喜四大金刚以及所有卫士们全都大惊失色,转脸看了周浩一眼便俱都低下头去,无人敢发出一言半语。
听到周浩说出这些沒头没尾的话语,毕乘云如堕五里云雾之中,及待听到周浩说丁家兄弟俩竟是自己一掌打死,不禁又惊又气。
正欲雷霆震怒,却忽然心念一动,当即冷静沉思起来。
过得须臾,毕乘云双目盯着着周浩与于飞扬,缓缓问道:
“你俩如实而言,不久前本总管是否真的到过此处?”
周浩、于飞扬满脸惊惶之色,二人相互看了一眼,犹疑着点了点头。
毕乘云与李白对视一眼,随即转过脸淡淡说道:
“周浩,你且把本总管来过此处之情形讲述一遍!”
周浩因不知毕乘云葫芦里卖什么药,哪里敢依言开口?望着毕乘云迟迟疑疑的说道:
“毕总管,这……”
毕乘云忽然面色一寒,盯着周浩冷冷说道:
“快将本总管来过此处之事细细述说一遍!如有任何隐瞒,杀无赦!”
见到毕乘云那隐隐透出杀气的目光,周浩心中一寒,颤声道:
“毕……总管,我……这便说……”
周浩便把毕乘云如何来到他二人值岗之处,他自己又如何叫于飞扬去提李十二娘。
以及丁家兄弟俩如何跟来之后,如何被毕乘云一掌击杀,随后毕乘云又如何携着李十二娘越墙而出之情形,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由于心内恐惧太甚,周浩在述说之时,声音未免发颤得厉害。
毕乘云默默无语地听罢,转头问李白道:
“李兄弟,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白沉吟顷刻方道:
“毕兄,今晚之事显而易见,必定是有人易容成了毕兄模样,乘着夜色混入相府把那女娃子救了出去!”
毕乘云赞许地向李白点了点头,随即转过脸对周浩、于飞扬冷冷说道:
“你二人可听见了?”
周浩和于飞扬面面相觑,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你二人值岗便老老实实值岗,却偏偏要去多事!如今已犯了结交奸细,私纵要犯之大罪!如今你二人还有何话可说?”
毕乘云说话时口气极为严厉,冷得象冰。
周浩、于飞扬二人吓得魂飞魄散,于飞扬忽然大叫起来:
“毕总管,今晚之事与我无关,当时是周浩叫我去提那女娃子来此的!”
周浩听到于飞扬此话登时惊恐之极,一张脸骇得煞白。
毕乘云转过脸紧盯着于飞扬,冷冷说道:
“是吗?今晚之事与你无关?周浩叫你去提女娃子你便去?你不知道值班是不能离开岗位的吗?”
听到毕乘云此话,于飞扬头上登时冒出大颗冷汗,忽然脚下一软,“扑通”一声向毕乘云跪了下去,带着哭腔道:
“毕总管,属下已知罪,下次再也不敢了!”
周浩忙也跟着跪下,俩人俱都捣蒜不迭,把头磕得山响。
毕乘云冷冷说道:
“你二人不遵职守,以致人犯脱逃,同僚殒命。若不对你俩加以惩诫,本总管今后如何服众?”
说话中毕乘云手起掌落,只听得“啪啪”两声,毕乘云已然在周浩和于飞扬顶门上各击一掌。
周浩、于飞扬俩人一声未哼,已一头栽倒地上,头脑碎裂气绝身亡。
毕乘云扫了一眼所有在场卫士,淡淡说道:
“不遵职守者,便是眼前此二人这等下场!”
所有在场卫士均默默无言,尽管人人明白周浩与于飞扬之死确系咎由自取,但对毕乘云出手狠辣、毫不留情的冷酷作风,却不免暗自心有余悸。
毕乘云看也不看周浩、于飞扬二人尸体,面无表情的说道:
“把他们四个人的尸体先抬下去,另外再安排人手值夜,此刻已然夜深,明日再议此事。”
四大金刚以及在场所有卫士当即齐声答道:“谨遵毕总管之命!”
毕乘云面无表情地发号施令完毕,转头对李白说道:
“李兄弟,咱们走吧。”
李白也不言语,与毕乘云并肩缓缓而行。
毕乘云见李白一路无语,便笑了笑道:
“李兄弟,你是否觉得愚兄对周浩与于飞扬的处置手段太过狠辣?”
李白并未言语,只是苦笑一下,但也无异于默认了。
毕乘云长长叹了口气说道:
“李兄弟,你定然不知道愚兄为何如此冷酷,你乃读书人,心地仁慈,所以不知道世事险恶。
“我若不杀他二人,以后便有无穷麻烦!”
李白听到此话,终于忍不出开口问道:
“会有什么样的麻烦?”
毕乘云正色道:
“李兄弟,周浩和于飞扬今晚乃是让乔装成我模样之人骗了过去,这二人为了推卸责任,势必会在明日大肆渲染。
“相爷是个疑心病很重之人,一旦有些闲杂话听得多了,便难保不会对我生疑!李兄弟,与其让相爷生疑对我不利,不如干净利落的处理了这两个无用的倒霉蛋!”
说到此处毕乘云停下脚步,推心置腹的对李白说道:
“李兄弟,相府里不但鱼龙混杂,更还人心叵测,心慈手软在此甚是不宜。
“你若想明哲保身,便须变得与愚兄一般,非常时候定须心硬手辣!”
李白并未答言,只是默默无语。
毕乘云知道他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自己的处事手段与方式,便笑了笑道:
“李兄弟,我与你一见便觉投缘,这或许是前世缘法,如今你我情若兄弟。
“愚兄我断不会对你有任何不利之举,来日方长,你当能看出我毕乘云绝非冷酷无情之辈!”
毕乘云话既至此,李白便不能不答了:
“毕兄对李白如此眷顾,实令李白心中不安,倘若今后李白有不当之处,还请毕兄原侑。”
毕乘云哈哈一笑道:
“李兄弟你我份同手足,何出此见外之言?相爷明日定有话问你,咱们早些回房,还可睡两个时辰!”
“毕兄说得言之是极,如此便明日见了。”
李白言罢向毕乘云拱了拱手,毕乘云抱拳作答后转身而去。
望着毕乘云远去的身影,李白心中好生矛盾,从进相府前后的情形来看,毕乘云对他实属情真意切,并无作伪之态。
然而如今他却要对毕乘云虚与委蛇,以完成岐王和公孙大娘所托。
对一个心胸坦荡、饱读圣贤书的儒家弟子来说,这实在是一件有悖自己良心的要命事情。
幸而李白生性豁达,在一代大侠虬髯客教导下受熏已久,早已脫却书生的迂腐习气。
他虽作读书人打扮,以书生自诩,性格却早已不折不扣转化为江湖侠客的爽朗与豪迈。
又兼遇事沉着、冷静,拿得起放得下,所以对毕乘云的愧疚之情刚一升起,便忆起公孙大娘所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话来。
如此一思,李白胸中的愧疚之情终于渐趋平淡,暗自忖道:
“杨国忠祸国殃民,残害忠良,百性恨之入骨。我身入虎穴肩负为国为民除害之责,岂可为一些小恩惠有负岐王重托?”
念及此处顿觉心宽气爽,当下抖擞精神迈开脚步,向居贤馆施施然而行。
公孙大娘携着李十二娘越墙而过之后,当即把十二娘负于背上,展开轻功径朝岐王府奔去。
半个时辰之后,公孙大娘携着李十二娘已回到岐王府里。
看到失踪多日的女儿失而复得,岐王妃当真是悲喜交集。
要知道岐王妃连日来都在为女儿牵肠挂肚,几乎是日夜都在以泪洗面。
如今母女再度重逢,不免双双抱头痛哭一场,那情形自也不必细表。
次日,公孙大娘向岐王汇报了在相府遇到李白的情形,以及自己易容为相府总管毕乘云将十二娘救出的详细经过。
岐王听罢公孙大娘述说,轻轻叹息道:
“大娘,李白为能取信杨国忠那贼子,以便留在相府作为内应,所受的委屈实是不小。
“咱们定须小心在意严守机密,因为九鼻犬雷声大已然查探出,咱们府中早已潜伏有奸相派遣的卧底。
“若是李白身为卧底的秘密不幸泄漏,被潜伏在咱们府中的奸细知道,那么李白必会有性命之危!”(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