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物化
从拙劣模仿的打油小诗算起,写作已有十好几个年头。
起初的缘由单纯,只觉把原本零散的文字拼在一起,竟会变得如此有趣。而写着写着,便慢慢有了一大一小两个愿望:小的是想出本自己的书,在我执笔伊始的年代,计算机还并不常见,好似唯有铅字成书才算拥有一部“正宗”的作品,后来网络普及了,但从纸质时代成长而来的我们这一代人仍独钟情于这样传统的形式,它不简单是一种作品的精美呈现,更主要是外界对作者的认可;大的是想被作协吸收,成为“名正言顺”的作家,让自己的写作不再像不入流的小打小闹,也让身周那些不屑写作的人们刮目相看。
我抱有着这样的愿望好些年头,它们已然成了我写作的终极目标。
于是我向各大文学类杂志投过不少稿件,满怀期望地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小心翼翼捧到编辑面前,但终究尽数石沉大海,别说激起了什么浪花,甚至连一点涟漪也没有。我就这样在那段疯狂投稿的日子里一事无成,倒是发现了些奇怪的现象:同一篇文章时常出现在不同的期刊上,而同一个作者的名字出镜率往往更高,这个作者总归至少已小有名气;有些期刊更是大量摘抄经典,全然不顾无名小辈们诚恳的来稿。
这分明是高高竖起了门槛,门槛外的疲于奔命,门槛里的却左右逢源。
后来我渐渐想通:为了杂志好卖,编辑们总会首选知名作者的作品,好似他们的作品质量总不会太差,搞不好还有一定的粉丝群,有粉丝就会有人埋单;而为了迎合大众读者的口味,杂志上的内容早已被大抵圈定了范围,我不写范围里的内容,就永不会有录用机会。
而我不信一个再优秀的写作者写出来的一切都是佳作,也不信被杂志框定的那些内容就一定是最有营养。
这些主流的文学杂志,在承载文字之前,首先是一样商品。商品要创造利润,没有必要以扮演伯乐、深掘内容为己任,即便它们本当如此。杂志这般,现在市面上卖得如火如荼的书籍也如出一辙。一本书是否值得出版,编辑首要看的不是作者的写作水平,而是内容做不做得动推广、作者本人有没有名气。
最近在读《生活十讲》,蒋勋谈到物化:在当今这个商业崇拜的社会,连人文这种精神上的东西都在很大程度上被物化了。我深以为然,写作不正是被严重物化的其一么?不论是杂志还是书籍,无不以捞取名利为最终目的。出版商如是,不少作者还跳进了物化的洪流,为媚俗出卖文字。
这就好比一个人声称喜爱烹饪,他发现工地旁的快餐吃香,就推着小车卖起了大锅饭。他成天思考,如何加点味精和肉丝使菜卖得更好,而不是怎样做出一道属于自己的佳肴。这个人偏离了本心,烹饪不再是他的喜好,而沦为他赚取钱财的工具。别说是烹饪爱好者,他连厨师都称不上,而是在本质上成为了一个商人。
但不是说丁点的物化都不能有,我喜欢做菜的同时当然可以开家饭馆,让更多的食客得以品尝,也能提供更好的就餐环境。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出书、成名本身是件好事,问题是现在社会对物欲狂热的追求使这些好事都变了质。
写作天生就是非物质的、精神上的东西,它的物化程度本不当与商品看齐。
我舍弃了出书和成为作家的念头,因为有着太浓的功利。当我扪心自问,发现里头还不免掺着自己的虚荣。一个人对文字的热爱和在文学上的成就理应与它们无关,相反离它们越远,文字恰越显纯粹、越能保有其本真的意义。
写作的初心
写作的出发点是为表达,表达什么呢?先是自省,而后醒天下。是为文以抒情、以言志、以载道。而物化后的写作往往演变成文以求赞、以虚荣、以自我营销。
有部分人的写作,从一开始就与文字无关。他们整理干货、编写教程、推荐各种单,这样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对文字的热爱,而是更重内容,只是这些内容恰好以文字作为载体。它们完全可以由绘画、讲座、视频等诸多其他形式呈现,这些形式往往还更有表现力。
这类写作其实无可厚非,文字理当具有这种功能。最怕有的写作者秉着爱好文字与文学的初心然后一路把它丢掉,疯狂地思考着怎样的标题最吸精、怎样的内容最受欢迎,甚至想尽办法推销文章和自己,抱团互捧,虚造人气,看到别的写作者大红大紫就分外眼红,为了这点点虚荣舍本逐末,只关心流量而不再雕琢文字。
这样的做法也许短时能带来小小的成就,久而久之,作者其实并没有长进。写作明明是对内心的整理,却成了一场喧嚣的游戏。有些人浑不自知,有些则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焦虑。究其本质,是因为他们成了营销者,甚至商人,唯独抛弃了写作者的身份。
还有更多的人(包括我自己),从一开始并不能拎清自己写作的目的,只是看别人写得风生水起就也跃跃欲试。我曾问过刚开始写作的朋友,为何写作,回答是含糊不清的。这时的初心确实是模糊的,甚至是浑浊的。重要的是在长年的写作过程中能不断反思其价值意义,而不是写了许久,心里却仍旧一笔糊涂,彷徨而焦躁。
真正的文字是倾注灵魂的,真正的文学是经久不衰的。唯有多年以后还能供人、供自己细细品味的文章才真正有价值、有分量。
写作者的清高
题取“虚荣”与“清高”,二词皆为贬义,正因无论写作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不是好事,正如社会的物化和人文缺一不可。放下虚荣的同时,写作者也不当过于自恃清高,不然就易造成“文人相轻”的现象,阻碍思想和文法的交流。
而更重要是,不能一点清高都没有。一个文字爱好者理当有觉悟对轻视文字的行为嗤之以鼻,并划清界限,坚守写作者所应有的孤独与风度。
清高不是好事,但有时对写作,恰是一剂清热去火的良药。
谈到简书
我的一个朋友习惯在纸上写作,写完之后不会放到网上,甚至自己也不再去读。这些作品没有一个读者,他说他只享受输出情感的过程。这样的写作者着实少见,除了日记以外,文章诚然需要面向读者。可当看到许多初到简书、刚开始握笔的作者心急火燎地询问怎么上首页、而上了首页怎么点击量才这么点、而即使点击量大了怎么才可怜巴巴几个喜欢,我整个价值观都不好了。
这也许是首页本身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将他们误导,首页是简书的门面,先入为主地成了新用户的对这个平台印象的绝大部。首页其实只是简书的一个侧面,里头被干货和鸡汤灌满。他们没有看到,简书首先是一款极好的写作工具,它把页面留得干干净净,是为了安排文字和我们最好的相遇。简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在零零散散的角落里,藏着更加优秀的文章和作者。有些作者我笔写我心,甚至从不投稿,所以你很难发现,一不小心就被首页的洪流熏陶了日日夜夜。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静出来的,如果始终盯着喧嚣的热门榜,恐怕也就始终无法写出像样的文章来。但写作者就该清心寡欲吗?不是的。既然公开了自己作品,任哪个写作者都打心底里都希望拥有更多的读者。
然而时常一篇文章写出来,投稿吧怕被拒,不投吧真心没人看,上了首页呢保不齐还是读者寥寥,哼,就数那些东西受欢迎,我的曲高和寡没办法……要不我也试着写点大家爱看的?不,还是得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一个写作者虚荣与清高的较量,千回百转。不知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心理纠缠,至少我自己就有过体验,一度写过背离初衷的文字,一旦不被承认,所得的那点成就感便轰然倒塌。
后来我找到答案,彻底静下心来。所以即使简书于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我依然十分感激它无意间提供了这样历练的环境,使我成长。
想起负责内容运营的刘淼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们只管写,剩下的事交给简书就好。”是啊,简书有着多样的专题,许多专题有着不小的曝光度,即使是首页,只要用心写也并不难上,写得好,自会收进一些合集,简书帮你推广,甚至出书。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安安静静地写作,然后投稿,如此简单。
写作是自己的事,当然越多人看到、越多人喜欢越好,但它首先是一件自己的事。我的有些文章即使上了首页,看进去的人也极少,但也许你想象不到,它们等待了那么久,有一天,会有一个读者突然出现,他(她)深深读懂了我的文字,对它们欣赏不已。这份弥足珍贵的快乐,远比靠浮华之作换取的一万个点击、一千个喜欢更有分量。
我想,也许这就是写作的意义所在吧——将自己的灵魂注进文字,等待着另一个灵魂与它相撞。
2016年7月20~22日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