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提到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每一出戏都暗伏影响故事结局走向的重大关键情节,因而脂批说“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而这四出戏其中的第三出《仙缘》,伏甄宝玉送玉,并且也是全剧大过节、大关键之一。其他三出戏分别说贾家之败、元妃之死、黛玉之死,一看就知道是极为关键的情节,但是甄宝玉送玉究竟讲的什么,以至于脂批认为是大过节大关键则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从仙缘这出戏里面寻找答案,前面说过《仙缘》这出戏,是《邯郸梦》中的一折,故事是讲天门缺少扫花的人,吕洞宾到人间寻觅扫花者。吕洞宾在邯郸道上遇到卢生,二人投缘谈笑后,少年哀叹自己不得志,潦倒于世。吕洞宾问他如何能得意,少年认为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家族兴旺才是最好的人生。恰好卢生想睡觉,吕洞宾送给卢生一个仙枕,果然在梦中卢生叱诧风云,最后权倾朝野,八十岁才死去,醒来发现吕洞宾在身旁,黄梁饭还没有熟,由此醒悟人生如梦,随吕洞宾而去。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黄粱一梦的故事,而前面的文章里也论述过,《红楼梦》的故事结构就是仿造《邯郸梦》、《南柯梦》的故事来的。那么到了故事结尾,故事的主角必然要有从梦中惊醒从而悟道成仙的过程。那么《仙缘》这一折讲的什么呢?《仙缘》恰好讲的就是卢生随从吕洞宾来到仙界证盟,从梦中惊醒的那一段故事,假如这段情节暗伏全剧的大关键大过节,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仙缘》所伏的甄宝玉送玉,就指的是贾宝玉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梦中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繁华不过是浮光掠影,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全部都是空幻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说《仙缘》伏下全剧大关键大过节那当然是极为准确的说法。而甄宝玉送玉的情节就只能推测为,甄宝玉这一行为导致了贾宝玉的彻底醒悟,也就是脂批里曾经提到过的“悬崖撒手”了。
为了更好的理解贾宝玉的大梦初醒和悬崖撒手,我们很有必要看看《仙缘》这出戏的戏词,下面是《仙缘》的原文:
卢生在枕上黄粱一梦醒来后,拜吕洞宾为师来到仙界证盟,开始为众仙所数落:〔汉钟离〕甚么大姻亲?太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那崔氏的人儿何处也?你个痴人!
〔曹国舅〕甚么大关津?使着钱神,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处也?你个痴人!
〔铁拐李〕甚么大功臣?掘断河津,为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
〔蓝采和〕甚么大冤亲?窜贬在烟尘,云阳市斩首泼鲜新。受过的凄惶何处也?你个痴人!
〔韩湘子〕甚么大阶勋?宾客填门,猛金钗十二醉楼春。受用过的家园何处也?你个痴人!
〔何仙姑〕甚么大恩亲?缠到八旬,还乞恩忍死护儿孙。闹喳喳孝堂何处也?你个痴人!
卢生均用"我是个痴人"回答了点度,并答道:"弟子老实醒也"。 最后资格最老的张果老做了总结后,卢生开始自省,"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实现了人向仙的蜕变,"除了籍看茱黍邯郸县人,着了役扫桃花阆苑童身"。
贾宝玉在初入太虚幻境的时候,警幻仙子安排他欣赏《红楼梦》组曲,但是贾宝玉听来索然无味,警幻仙子说:“痴儿竟尚未悟”。从《仙缘》的原文看,此刻卢生被八仙一个一个斥为“痴人”,卢生也老实的一一应道“我是个痴人”,然后回答道:“弟子老实醒也”,而从前的未悟痴儿贾宝玉在将要大梦终醒的时候也必然面临着跟卢生相似的处境,历经了各位仙人(很可能是太虚幻境的各位仙子)的当头呵斥,才猛然醒悟了。卢生是因为吕洞宾送仙枕而入梦最终悟道的,而贾宝玉很可能是甄宝玉送通灵宝玉才猛然间大梦初醒的。由于通灵宝玉只不过是大荒山石头的幻影,所以当一场大梦逐渐开始慢慢消解,整个贾府繁华富贵的梦境就要开始梦醒的时候,最开始就是从通灵宝玉开始消解梦境,所以贾宝玉那块玉是在贾府最后败落,大厦将倾的前夜就先于贾宝玉化烟而逝了,这个化烟而逝也可以称为玉上镌的字“知祸福”的一种应验,因为预知了大祸将临,所以提前消失了。所以贾宝玉在后期是没有玉的,他自己以为玉丢失了,也不以此为意。消失了的通灵宝玉应该是回到了一僧一道二仙的手里,再由二仙转给甄宝玉,以甄宝玉做为贾宝玉的渡化人,来点醒他。当贾宝玉见到甄宝玉手上的通灵宝玉时,必然会非常惊讶,当甄宝玉告诉他这块玉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稀世珍玉,而是大荒山青埂峰下一块粗莽的顽石之时,贾宝玉才猛然被当头一棒,瞬间被敲醒,了悟到自己也不过是个梦中痴人,以往所在乎的都是幻梦一场,从而回到太虚幻境证盟之后大彻大悟,彻底悬崖撒手了。不单贾宝玉证盟之后醒悟了,连随同下凡的通灵宝玉也醒悟过来,自己不过是一块顽石,不是什么宝玉,所以也清醒过来之后返回青埂峰下。
悟道后的贾宝玉做为一个梦中幻象消散于无形,就像他自己曾经说的:“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连皮带骨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行迹,不如再化成一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得见,须得一阵大风吹得四面八方都散了,才好!”这就是前八十回暗示的贾宝玉做为一个幻影最终必然的结局,正是因为贾宝玉只是甄宝玉的一个梦中身、镜中幻影,所以他最终化灰化烟,又被一阵风吹去消散于无形了。留下的只是出家之人甄宝玉,一个真正大彻大悟,醒过来的人。
由此分析我们大致知道了《红楼梦》的最终大结局,是以幻影贾宝玉在证盟之后化灰化烟、随风而散,通灵宝玉返回大荒山青埂峰下恢复了石头的真身来做终结的。所以如果《红楼梦》一书最终回也有个回目,这个回目大致应该是这样的:石头记最终回《证前盟神瑛返太虚现真形顽石归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