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加的尴尬
两次考研的失败,从小孩变成了尴尬期的大人。
出门别人会问,还上学吗,找工作了吗。
在家会问,考个教师编吧。不要再考了,说是小孩其实很大,说是大人,其实一无所有。
家里有一个弟弟,年龄仅差一岁,是家里老人父母逼他找对象的时候,每次有人打听“家庭”都会习惯性的问我,姐姐在干嘛?是啊,我在干嘛?我是拖后腿的吗?
20加越来越感觉自己没有家。
老家的房子两层小楼楼下有2个房间和一个大客厅,一个放了杂物,一个爸妈住,层楼3个房间加客厅。我和bro住楼上,曾经的bro的前女友曾说,结婚以后,我们住楼上和你姐姐住一起,不会尴尬吗?是啊,不会尴尬吗?自己生活了20几年的家,成了尴尬的存在。
搬新房,是开心的事情。而我却感觉自己是一个不用付房租的租客。
新房是3室两厅两卫。
装修时,我是A计划,但是被否决了,因为有人说,我这个房间以后就是bro孩子的儿童房,是的,是事实,无话可说。
搬家具时,家具店的老板说,新房子布局挺好的,装修也挺好啊。妈妈符合说,还行吧,都是bro和设计师讨论的结果。家具店老板说,你儿子是个“要好”(精致)的人,这以后也是留给儿子的,不错。你和闺女(我)也住不了多少年。旁边的我只是无语,无话可说也不不想说。
20年毕业前,我曾感觉自己是家里的骄傲,爸妈的首位,可能真的到了需要传宗接代的地步了,再无所作为的男孩,都是他们的必须品,都是首位。我只能退后,奶奶说,考了两次了,放弃吧,大城市有这么好吗,留在小城离家近,找个工作不好,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野心。我一直努力学习,一直努力升学历,只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有能力而不依赖别人的生活的女孩,我想看到房产证上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哪怕只有10平方,但这是我寻求的安全感。想成为自己的主人,不想成为某些女孩,结婚生子,依赖男人或者家庭而生活的人。回家变成回娘家,从钥匙变门铃好像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我要自己寻求属于自己的安全感,不为野心,不为大城市,只为了自己有所依赖和地位。
曾看过佟丽娅的一个电视剧,父亲因为学费的昂贵而让关雨晴放弃自己的梦想,宁愿拿钱浪费在一个无所作为的儿子上,也不支持她的学业。关雨晴工作以后,面对关震雷的无理要求,要钱,要车,要房。父亲都是默不作声,默认同意。儿子婚姻失败了,为了不让儿子受刺激,就无理要求关雨晴不要举行婚礼,关雨晴说面对一个你已经放弃掉的女儿,为什么还要无情的压榨她,强的人必须要退让吗,弱的人一定有理吗。
赡养父母天经地义是义务,而帮助兄弟姐妹是情义。弱的人一定有理吗。大的就要无条件让小的吗。
20加女孩请努力。
20加女孩,请加油,熬过现在。以后会走路带风,抬头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