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情绪
6月23日直播间共读《情商》复盘
1、失去情感的判断,社会交往就会失控。
因为近几年疫情反复,丽君所在的高校也对每天老师、学生的出入门禁有着很严格的把控(健康码、防疫码…)
一天一位老师(教授级别+博士)入校时,因为核酸证明没有出结果与门卫发生争吵,硬闯校门。
学校因此通报批评了这位老师,他也在事后追悔莫及,后悔当初的所做所为。
按常理来说这位教授是一名高素质人才,可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呢?
这时就不得不提到——脑干组织中的杏仁核。
作者把杏仁核称作情绪的哨兵,它主导我们作出冲动的反应并迅速采取行动。
在这时我们所作出的行动是不加理性思考的,开头提到那位教授硬闯校门的行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作出的。
2、研究表面杏仁核肥大者更容易冲动,也更难控制情绪
如果每次都在冲动之下做决定,就是在锻炼、喂养我们的杏仁核,使其更加肥大。
在此时觉知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觉知情绪
有一种说法,觉知情绪指的是跳出情绪、站在情绪之外来审视情绪,只是审视观看、并不触及,
此刻我们可以看到情绪起心动念的瞬间,我们与情绪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我们不受其感染,
只是觉察、觉察。
为什么要站在情绪之外呢?
因为我们在情绪之内会很难注意到情绪的存在。
这就像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通常会很难理解地球的存在,而脱离地球后,站在地球之外,比如说宇航员在地球之外看向地球时,再看地球,即可一目了然。
4、为什么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捕捉到情绪呢?
冥想的过程是清理过程,清理掉我们浮起的念头,清理掉我们的情绪。
冥想讲究回归0状态,也就是的状态。
而在状态下,浮起的情绪是更容易被觉知的。这就好比从旷场地里找张三,会比在大练兵时找张三更容易找到。
从数亿杂念中察觉情绪就像是在大练兵时找一位叫张三的同学一样困难,
唯有不断清理,才能找到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