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十九日,我曾参观了“南京博物院”,那次参观因游客太多,我只是草草观看了“古代厅”的一小部分展厅便匆忙结束了参观。将要走出展馆的时候,我又留意到了“特展区”正在举办的“玉润中华——精品玉器特展”。
我之后一直耿耿于怀,总以为应该抽暇再去南博专程参观一下“玉润中华特展”,以免“玉润中华特展”结束。
在我看到,任何“特展”都有两大原因不容错过,一是,“特展”会拿出本博物院平常不放置于展厅的库存的文物;二是,“特展”会借调其他自己没去过的博物馆的文物。
一方面也是自己的拖延症作祟,另一方面,现在南博的预约门票确实紧俏,不太容易抢到。以至昨天才得以再度成行对“南博”的参观。
昨天南博一开门,我便直奔“特展区”。可是,来到“特展厅”却已经不见了“玉润中华特展”的影子,询问工作人员,得知“玉润中华特展”已经于二月十八日结束。
唉!太遗憾了,终是错过了。
不过,昨天还是很幸运地参观到了多场其它的“特展”——“南京博物院藏金兽特展”;“走近佛前——清代宫廷佛像展”和“陈设清宫”,以及“精准与华美——南京博物院藏钟表精品展”。
由于我是博物院一开门便直奔了“特展厅”,而此时的绝多数游客是进入后习惯先参观“主展厅”,所以“特展厅”的游人不是很多,这让我得以能够静静观展。之后,“特展区”的游人渐渐地多了起来,且越来越多,当我进入位于四楼的“盛世华彩——清康雍乾御窑瓷器展”展厅的时候,展厅内已经和我上次参观时一样的拥挤,此种情形下我也只能和上次一样的放弃参观……
图一,“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金兽。此“金兽”出土于江苏盱眙县。所以被称为“镇院之宝”是因为此件“金兽”的文物价值巨大。至于“金兽”是何“兽”?文物专家并没有统一的观点,“虎”、“狮”、“豹”,各持一说。至于“金兽”用途,专家们也是各有说法……
图二,这是一尊“鎏金药师佛铜像”。这次“走近佛前特展”的佛像展品全部为清朝宫廷铸造佛像,艺术风格多样,除我们常见的佛像造型外,也包括了藏传佛教和尼泊尔佛像的佛像造型。
图三,这是一尊“鎏金观音菩萨坐像”,我们在内地寺庙中可能不太有机会看见像这样的“三眼观音菩萨”吧?
图四,这是一尊“鎏金无量寿佛铜像”。这尊“无量寿佛”的腰身非常纤瘦,让我有一种无法分辨其是男是女之造型的困惑?
图五,“锡铜立鹤”,这是一对“立鹤”中的一件,是清朝宫廷用物,此“立鹤”工艺精良,造型优美,让我在其展品前久久不愿离去。
图六,这是一件“透雕满金漆插牌”,这也是清朝宫廷用物。我以为这件展品是当放置在中央展柜,可能让游客看见“插牌”另一面的雕刻——不难看出,“插牌”两面是有着不一样的图案。
图七,这是一件“白玉碗”和“白玉如意头汤匙”。无法形容的精美。
图八,图九,是两件座钟,这两件座钟也是可以写一大段文字,特别是图九的那座英国产的座钟,为清朝皇帝极为喜爱之物,但此刻我已经没有时间多做介绍了,今天的记录只能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