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王學藝
“我笔写我心”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反正看到这个句子就喜欢上了。
平时有喜欢码字和拍照的爱好,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山外山,天外天。这个世界高人太多,历来不敢让别人称我的照相和码字为作品,谁要是说我的照片和文字是作品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只是知道能称作品的都是少数上纲上线绝无仅有的东西,这世界有才人太多咱只踏踏实实我笔写我心。
拍完照片码完字就发自己朋友圈,朋友圈里所有的照片与文字皆尽自己的积累,不想有他人的东西涉足。尽管别人是什么大咖名人高尚咱千万倍,甩我几条街不眨眼也只欣赏,哪怕自己的图文低劣到一无是处千夫所指,依然闲庭信步我行我素。尘世吵杂的世界这里才是自我纯粹的桃花源,是属于布衣小民的田园与舞台,无论好歹都是自己日子的烙印与标签。
从没敢想过走红出名,清楚自己也不是这块料,苍天也没给咱这个命。自己写的文字拍的图片是给自己看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记录与生命感悟。所以, 在不危害社会与他人的前提下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想如何显摆就如何显摆。
东西南北风,任尔自驰骋。
守望着属于自己的麦田,享受着这份一亩三分地的倾心和自由空间。
也明白自己不过是在拍照与码字的低水平徘徊,无尺牍不觉自形。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拜读了不少作者谈写作的感受,貌似统一观点为标题占文章成功率的百分之八十之重。特别是碎片化阅读时代,各种信息排山倒海涌来,如果文章点睛之笔抓不住就会被读者快速忽略过去。这也不能怪读者,他们要甄别对自己成长有帮助感兴趣的东西,不择手段黑白通吃是绝对不可能更是办不到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选择性阅读。
偶遇简书这个让普通写作爱好者显身手的平民网站,就试着通过它把自己的图文融入其社会层面,时日久了认知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你写的东西没有代表性驴头不对马嘴是不会被收录的。即便鼓励性被采用了看着那些可怜的阅读量自己都会垂头丧气,毕竟滚滚红尘一俗人,达不到超凡脱俗那境界。
凭良心说平民网站也不能总给读者呈现低端的图文吧,读者是不断进步与成长的,没有高质量作品是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围观的。
读者阅读量是码字者社会价值的总体现,也是个人写作水平的试金石。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就要提高点击率,追求点击率就意味着要迎合读者的欣赏口味,迎合他人自己就得违心。就要研究读者喜欢的图文内容与形式,文字标题的提炼精到抓眼球就成了首选。
这是一个混蛋的时代,会产生很多混蛋的人,混蛋的人就会有混蛋的想法。
尝试着在自己《桂林没套》这篇文字题目起的别有用心一点儿,文友阅后说这个题目好暴力呀!我告诉他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故意去迎合这个时代人们扭曲的心态,抓住人类永远剩余那点荷尔蒙去打模棱两可的擦边球,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但文字内容绝对是真金白银正宗货色;绝对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绝对的三观正操守严。
结果这篇文字的点击率达到四百加,在我码字总篇幅里是靠上的。
设想如果这篇文章叫《桂林见闻》或《初见桂林》等,估计读者眼角余光瞟过就即刻打入冷宫,千百年来千万读者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名字早已麻木不仁。不过限于水平当时的确是江郎才尽,冥思也苦想不出既内涵深厚又让人有阅读欲望的合适名字。
为此,这篇文字题目的尝试叫俺至今耿耿于怀。
之前同样上首页的旅行见闻《不爱丽江,爱涑河》就是表里如一的内心写照,这篇文字历史性突破上千的点击,编辑不但给打了赏还上了《简书日报》。
看来简书还是遵循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宣扬真善美,抑制假丑恶。
庆幸是文字的题目违心了,好在内容还是属心的。在想何时写到文题都违心了读者还认可与追捧的话,估计离“咪蒙”就迷蒙滴差不多了。
最鄙视那些公众人物在文章中变相用不文明的词语,觉得他们是有社会公众影响力的人,为迎合时代违心博取读者眼球之行径是无耻的,他们给这个本就信仰缺失的社会去再抹黑,而非努力拨乱反正引领积极光明的潮流。
假如自己从违心过渡至唯心,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地步,估计离走近“老孔梦(孟)"那境界就为时不远了。
由低谷到高潮再至回归一切都会淡然与平实了。
人的一生就是个经历,凡事拥有过也就不觉稀奇了。就像小人物总想傍名人抬高自己,小能量吹成大手腕,尽管卑鄙下流只要达到吸睛目的就好,相较草民们小井蛙心态还是可以理解的嘛!看过一篇文章列举大咖名人是多么淡泊名利,扒扒他们哪个不是被金钱浸润的肥鳖流油,其名不见经传穷困潦倒时怎不见有人顶他们多么鄙视物质?
当然,树立社会标杆与楷模去教化人心向善是没错的,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违心也是相对名利充裕后的升华。
小时候或跟哥哥一起去地里割草,哥哥割的篮子里装不下,我割的装不满,哥说装我篮子里,我死活不同意。潜意识认为自己割多少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你装我篮子我算哪门子,我那本就不多的成绩就可能就意味着被你抹杀。岂知家人就没在意你能割多少,靠你那点劳动家里分分钟都会揭不开锅。
现在想想打小我这个人内心就有一个小小的自我,这个小小的自我就是不违心。
曾有人说过我的图文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把不住嬉笑怒骂皆有余的前提下还是守住自己这份可控的操守吧。
但《桂林没套》为博他人眼球还是违心了,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