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农村的姥姥家有十多年了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那里已经是物是人非。
岁月无情,改变了一切。
经济的发展,已经大大改变了那里的建筑结构。原来村子里以青砖瓦房为主,现在那里原来的砖瓦房依旧还在,不过它们身边出现了更多的新式的水泥建筑,那些水泥建筑高大宽敞,象是人群里的高个子,这些高个子实在是太多,已经把它们那些普通的房舍淹没在他们的身躯后面。
村子里的景象是这样,那么人呢?十几年后,从前的很多老人已经永远的不在了,那时的孩子变成了年轻人,中年人变成了老人。
大舅就是这样,童年记忆中的他,总是一身一尘不染的得体衣服,穿在他那中等身材的身上。
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微笑,一丝愁苦。他的文化水平,在哪个时候算是很高的了,在镇里做干事,也算是知识分子类的人物。
这样的身份让他和普通的农民不同,比他们多出一分书卷气,就是这书卷气使他大多时候有些欣欣然。可是那时候作干事的回到家里,也要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要被柴米油盐等日常琐事烦扰,这样一向敏感的他,自然也将这些带到脸上去了,这又让他有时有点忧郁。
大舅的家里有很多书和杂志,这在那个书籍贫乏的地方是非常稀罕的财富,而喜爱读书的我自然是他家里的常客。
严格的说,大舅家里的书大多来自于镇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这些书起初都是借的,后来就都变成了他家的了。还有些杂志都是阅览室订的,也给他直接拿到家里。
在这些读物里面,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本武侠小说《飞羽令》,当时这本书是作为大舅的珍藏给深藏在柜子里,绝对的不肯拿出来给大家分享的宝物。
大舅如此的小气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到他家里看书的人很有一些,有的人很没品,常常是有借无还,或者把书弄残弄破。所以大舅干脆把自己喜欢的书藏起来,不借给外人看。
我的大表弟也很爱看书,他常常是偷着从大舅的柜子里拿书看。就是大表弟把这本书拿给我,并叮嘱我说,千万别给别人看,我看完就给他放回远处,要是给大舅发现了,可要大发的脾气的。
我拿到那本书的时候,书的封面有些破损,里面的书页很多都卷了边,侧面已经给压的变了形,可见这书有多少人看过。
我看了两页,就完全被书里的快意恩仇吸引住了,再也放不下手。又怕给人瞧见,就一个人跑到打麦场,躺在一个稻草垛上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半天,吃午饭的时候跑回家草草的爬拉两口饭,抓起一个馒头就又跑回去了。
下午一直看到太阳落山,快掌灯的时候,终于把书看完了,看得我眼睛发离,头晕脑胀,可是脑海里都是鲜活的人物,精彩的画面,还是觉得非常的过瘾。
吃过晚饭,我去大舅家还书,正看到大舅翻箱倒柜的找什么东西。
我把书放在身后,悄悄的走过去,趁他不注意把书放到柜子的一个角落,又悄悄的走开。
我自以为自己轻手轻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料到才走开没有几步,就听见大舅说道:“你给我回来。”我登时一惊,以为一场申斥是必不可免的了,可是回过头来一看,他正和蔼地望着我,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那是一本和数学书差不多厚度的书,书名是三个字《连城诀》。
我一愣,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大舅把书塞到我手上,说:“你爱看小说这很好,这本书拿去看吧,以后你再想看书,直接跟我要,不要偷偷摸摸的。”
我呆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后来我读完了金庸的十四部小说,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依然是那本薄薄的《连城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