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记录的本来写在昨天,但是到今天才写完。
昨天和今天看了太多关于郑州的各种报道,心里也感慨良多,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比较复杂。
有儿时的震撼、有初入社会的希望与期盼、还有不甘与失落……如今因为这场大雨,一切都转为了惦念。惟愿灾难尽快褪去,恢复如初。
希望的种子,在这里种下
我小时候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图书馆、书店,在郑州第一次看到了。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表姐带我去一家书店的时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图书,学习资料,名著,精美的印刷与装订。
这对只见过乡镇的盗版图书的我而言,不得不说确实开了眼界。
还有一次是过年时,小姨带我去广场看了一场灯光秀,这种场景如果不是因为来到了城市,我可能也只会在电视里看见。
现在想来,当时的心情真的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没什么区别,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内心也有了一个想法: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多的人生第一次,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我能走到今天,跟这颗“希望的种子”密切相关,所以我对郑州抱有一种感恩。
梦想的发芽与枯萎,在这里发生
上了大学后,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郑州,我非常感谢我的实习老师。是他带我了解了报社新闻,用心带我学习采编,当一个记者,写出生动的人文故事。
他教会了我耐心去观察,用心去倾听,不要武断,不要猜测,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心怀善意、懂得聆听的人。
我的新闻梦想是在这里慢慢发芽的。
然而,2015年毕业,我们赶上了一个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期。
传统媒体似乎在逐渐凋落,新媒体等各种平台不断在冲击,我看到更多的是随便一个消息就能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没有经过证实的事情,大家都在慌忙的站队,去指责,去评价,去攻击。
似乎每个人都把它当成了一把“利剑”,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声,不用负任何责任。
世界越来越多彩,可我却越来越看不清黑白。
我迷茫着离开了主流媒体,一方面是为了生存,还为了寻找另一个“梦想的土壤”。
可是,后来的工作性质越来越偏,为了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我选择了妥协。
可内心躁动的我是不甘心于一直妥协的,也不满足于此。
4年前离开郑州后,除了转车基本没再去过那座城市了。
这次大雨,让我和那边的很多人又重新链接了起来。
大雨过后
昨天和今天联系了很多曾经在郑州的同事和同学,收到了大家都是安全的消息。
也有一些人离开了郑州,但聊起家乡的安危,一样的百感交集。
看着曾经熟悉的道路、建筑被洪水淹没,真的心疼;
看着大家心连心,手牵手团结抗灾,也真的感动;
一一得到大家平安的回复后,也真的放心了不少。
最后,只愿这座城市的人们平安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