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面临工作和关系中的几乎所有转变,都会有一个思虑纠结、新旧自我共存的过程,因为转折期遇到的具体抉择非常不同,常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才不纠结?还有,哪个选择最优?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所以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是:想清楚我们做的究竟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比如常见的问题:“我是在三四线城市与家人朋友安居乐业,还是到一线城市创业打拼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用经济学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经济学的模型倒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能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这种决策模型也是有弊端的。第一个弊端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这也是我们困扰的原因。第二个弊端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计算和加工的工作。也就是说,这样的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假如真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和你一样的选择:就是比大小而已。
另一种思路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很多人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得失。但是他们仍然会用经济选择的模型来思考。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而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通常我们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用经济学模型去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选择的第二个原则是:从现实环境的可能性还是从自我创造的角度思考选择。
从现实环境的角度思考,不外乎两种选择:要么顺从要么反抗,可无论顺从还是反抗,我们都没有脱离环境本身,而且还设定了一个重要前提:外在现实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
自我是一个创造过程,而非发现,经由选择,是创造出一个新自我的第一步,如同画画,画之前只有抽象的感觉,只有在一个个选择中完成,才变成一个完整的现实。所以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把选择前的犹豫不决当成一次自我探索的契机,问自己: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提出这个问题时,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不是我喜欢这环境我应该坚持,我不喜欢这环境我不应该坚持。相反,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这样它就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
在这个思考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也变了。以前我们会把风险看作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会在自己想要的和可能的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但如果我们把创造自我当做目标,那就没有风险这回事了。
比如有个人拿到了一个工作的offer,也考上了研究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他想从事研究工作,但也担心放弃现在工作的offer,万一读完研以后找不到好工作,风险太大了。他对风险的觉知完全是根据两个选项的利弊来做。如果把选择放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思考选择的方式就会不同,风险是:我将来想要做的事业,需要更高的专业能力还是足够的钱来支撑?如果需要更高的专业能力,就先完成研究生学业,如果需要钱而现在还没有,那我可以先接受这个offer来挣钱,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怕失去offer的风险,而是将来的事业需要钱支持。
这时候,我们把风险当做了一个实现创造的条件,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不是环境让他做出的选择,而是他想成为的自己做出的选择,这时,他与这个选择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把选择放在自我形成的框架里,就不容易被现实环境里那些原来支配着自我的问题所遮蔽。正是“我若不依照想法去改变现状,迟早会按照现状去改变想法。”
这就是用过程思维做出的自我选择。也可以理解为:当我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我会先看它是不是和我的目标一致,如果一致就去做,之后再看现实环境是否允许、经济上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我会反推,什么条件下才可行,再去想办法满足条件,一步步反推就知道第一步应该怎么走了。
经济模型 or 心理模型,环境 vs 自我创造,用来寻求最优解。那怎么选择才能避免事后纠结呢?有以下三个心法:
1、与其抱怨原生家庭,不如学习如何不掉进家庭诅咒陷阱,尝试去行动,错了再试。接受是自己一路走来的种种选择造成今天的人生局面,好受难受,自己都得受,这个基本态度得端正。
2、“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可能一路试错,也错过很多,但还是要努力尝试向前。选择前的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本质都是想不清楚未来要承担的后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最好的计划承受最坏的结果。
3、人人都是第一次活,我们呱呱坠地时可没自带人生操作指南手册,大家都在暗夜寻路,奔向同一个终点--死亡。
接受以上三点,就明白人生这一程就是来体验一把的,76岁开始画画的摩西奶奶和60岁开始学认字、76岁出版第一本小说的姜淑梅都证明了:只要愿意,任何时候开始一件事都不算晚。但更重要的前提是:你得活得足够长。
所以首先接受自己是谁、在哪儿,然后接受那些无法逃避的现实,再努力改变自己有能力改变的。还要承认能有选择也是一种幸福,没得选会怎样?想想逃难的皇帝吃酱油炒饭,冷宫里的皇后天天吃鲍鱼捞饭,谁更幸福?
比如生孩子这种有年龄限制的事,徐静蕾用美国冷冻卵子解决了。大部分女性没那条件,就容易纠结生孩子还是忙事业?要知道永远没有工作生活都平衡这种事,如果选择工作就把家务琐事交托他人,并学会不要和琐事计较。
所以,认清楚自己是谁,最看重什么,解决了如何选择才不纠结。再运用工具——经济模型 or 心理模型?环境 VS 自我创造?找出此人斯时斯地的最优解。选完了,向前走,别回头,爱你的选择就是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