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就在这所小有名气的小学当临聘老师。
毕业那年其实入围了当地某区的面试,但面试那天早上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的形象,和没带身份证的窘迫样子,甚至走错面试校区的惶恐,就预示了面试没办法通过的结局。
然后开始了校聘历程,去过的学校都收到了面试通过的通知。最后选择了这所离家还算近的学校,最大的优势是他是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考点,理所当然留在了这里。
第一年带三年级,因为性格柔弱的原因一直被家长“欺负”,但还是真心实意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学生也当然更喜欢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虽然工资少得可怜,但对工作还算是勤勤恳恳。但留给“老实人”的机会并不多,第二年我被学校安排在新一年级。
第一年最多的回忆也就只这些了。唯一美好的回忆是他给了我一场梦中的婚礼。关于教学,依然是很菜的级别。
虽然“降级”在一年级,却是开启了新生活。和带领我们的师傅在一起,把课堂变得有趣,更有儿童味。因为师傅的大胆尝试,积极课改,学习江浙优秀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学校对我们年级组越来越重视。一年级结束,同组的研究生老师如愿考上了编制。
二年级快放寒假时,我怀孕了。二年级暑假,另一个常德妹子考上了常德的编制,她要离开了。
九月一日,孩子出生,在开学那天。
有一些家长学生来家里看了我,给孩子送了点用品。说的有恭喜我的话,也有“新老师不太好,学生不太适应”之类的话。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老老师告诫的“家长老师之间其实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太相信家长的话会把自己陷入很麻烦的境地。
一年级暑假接触到几堂很不一样的课,是台湾的两位老师上的。一位女老师温柔到极致,水晶球的秘密。另一位男老师,扑克魔术,赢得了很多粉丝。恍然发现,原来孩子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课。
于是疯狂地学习他们好的地方,加入了他们研讨了群,并在班上实践。因此也认识一批在全国都很知名的老师,默默改变传统课堂的老师。
三年、四年过去,我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上。学生的精彩的确很让人兴奋很久。但弊端也明显,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辅导基础弱的孩子的作业,最后的成绩也没那么骄人。家长们又着急了。
耽误的好像还有我一成不变的“聘任老师”的身份。
五年级后,我又被安排带一年级。的确,又一次陷入自我怀疑。这一年,我三十岁。
可能我一直都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很好的规划。另一半很久以前说,我做的很多东西都显得很苍白。当务之急是考上编制。
好友的说法应该是,我这些年算是过得舒服的,没有经受社会的“毒打”,所以才不在乎“钱”,不在乎是否有编制,为所欲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好像自己从来没有好好认识过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做这些决定自己能否承担后果,从来没有明确的目标,满足于眼前的“美好”。
七年,决定要走的前夕,被校长约谈。
好像她比我还了解我,分析之下,我的想法幼稚又天真。想去那么远的学校,没有房子,也不了解那边的具体情况,有些异想天开。
每个人都劝我留下,好友希望我能挑战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不让自己留下遗憾。这些年,听惯了别人的建议,越来越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心中的天平开始慢慢往这段时间坚持相反的方向偏移。
冲动的时候又给那边的校长发了消息和简历。那边还电话通知我周末去面试,我欣然答应。可是周三的约谈把一切都打乱。
周六犹犹豫豫,没那么想去面试。换两趟地铁,还是没能进去。
儿时的回忆,还是选择陪伴孩子。至于工作,该努力还是努力。只是希望未来目标更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