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继续嚼菜根,《菜根谭》中有言: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胸中既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伏久者飞必高 ,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这段话的意思是被物欲困扰的人,总觉得生命很悲哀;留恋于纯真本性的人,才会发现生命的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之后,世俗的情怀就可以立刻消除;知道什么很可爱,那么神圣的境界自然会达到完美。
人的心中如果没有丝毫物质欲望,烦恼就像炉火把雪消融及太阳将冰融化一般快速;人如果能把眼光看得远一些,便可以时常看到皓月当空及其映在水波中的倒影。
在灞陵桥上使你文思奔放、诗兴大发时,连周围广大的山林也感染上了诗意;大自然的情趣荡漾镜湖之间,当你独自漫步在湖边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层层山峰,那种景色最能令人陶醉。
潜伏得越久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凋谢得也会越快。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必为怀才不遇而忧愁,就可以消除急躁求进的想法。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两个词“鼠目寸光”和“高瞻远瞩”,显而易见,这是一对反义词。
高瞻远瞩是指一个人很有远见,对未来发展方向很有把握,看事情很深远。
而鼠目寸光是指一个人只看重眼前的小利益,不管长远发展和未来,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规划,没有可持续发展想法。
所以我们把高瞻远瞩这个词经常同有眼光的人联系在一起,而有眼光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远见卓识的人。
他们看待事物或人有其独到的见解,在处理事情方面总能作出比其他人更有利更有科学性的选择。这类人,称为有眼光的人。
俗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光有多长远,梦想就有多近;坚持有多长久,未来就有多好。”
的确,目光越是长远,对未来的掌控就越是有把握,所以,不用预知未来,我们应当创造未来。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总是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因为我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以至于迷失了自我。
之所以会迷茫,就是因为没有把眼光放长远。没有抓不住的机会,只有没眼光的人。
机遇无处不在,看你如何把握。就像司马迁所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有独具慧眼之人才能于平凡之中见神奇,细微之处显卓越。
人的眼光因为所处地位或站的角度不同,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胸怀、见识、胆略等。
就拿一元钱打个比方,这钱如果放在商人那,他就想着如何去投资,而放在乞丐手里,他想的是买烧饼还是馒头。
我们对于廉颇与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我们已非常熟悉了,那曾经是我们课本里学过的。
渑池会结束后,蔺相如因功勋卓著,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作为赵国将军的的廉颇也是战功显赫,他们一文一武,共同辅佐赵王,为国效力。
但廉颇对蔺相如位居其上颇有微辞,他总说相如本是一介平民,如何在我之上。
并扬言:“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闻言, 不肯与他相会。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与廉颇争位次的先后。
有次,相如外出,远远见到廉颇,相如就调掉转车子回避。
相如的门客看不下去了,就来谏言,相如告诉他们,自己并不是因为害怕廉颇,现在秦国之所以不来冒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和自己,如果两人一旦发生了矛盾,就会让他国借机而入。
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想法,认为是自己太过肤浅,没有眼光,没有大局意识,实在惭愧。
第二天,便背着荆条来到了蔺相如的府上,请求蔺相如原谅他。
从这以后,俩人成为刎颈之交,并且共同辅助赵惠文王将赵国建设的更加富强和繁荣。
所以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做人还是做事,眼光要长远,要有预见性。
人要有大智慧,不能光耍小聪明。有智慧的人是朝长远的未来看的,耍小聪明的人只看得到眼前,看不到未来。
生活中,常能听到这句话,吃亏是福。是呀,小不忍则乱大谋,吃点小亏,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
越王勾践如果没有“卧薪尝胆”的忍,怎么能成就身后的千秋大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
诸葛亮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就能“隆中对”,靠的是信息、学识和眼界。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靠的是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气魄。
这就是“眼光”,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他的胸襟,决定了他的智慧,更决定了他的未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
远处的云端永远都不是挡住我们视野和去路的障碍物,恰恰是这近处的小山、小树会让我们停滞不前,看不清形式,分不清因果。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我们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能力,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眼光长远了,才能走得更远,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盈、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