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我们喜欢去流浪,因为思念在远方。
物理课看着满黑板的公式走神,脑袋里霎时灵光一现,蹦出这句话,于是习惯性的提笔记了下来。
年少的我们,总是那么轻狂,心想身披一行囊就可以逍遥江湖踏平九州,我亦曾如此想,我想去好多好多地方,看洛阳的牡丹和中秋的月亮,住诸葛的草庐杜甫的庙堂,如果有机会我还想模仿余秋雨老师走一躺“文化苦旅”。这些的这些,恰如远方的思念,总是闲暇时冲击我的心房,我想去的地方不是千篇一律作息下的办公楼和白领屋,那样的生活与我而言恰如牢狱,我想去流浪,独撑一扁舟,顺江直下,百转回肠,行程跨越长江,看黄河,滔滔不绝向东咆哮;看钱塘,八月既往之后的涨潮恰似我心中不羁放荡灵魂;去长安,走一遍丝绸路上的荆棘林丛,看一回四季变化的风霜雨雪。
然而这些,只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悠闲人生下的梦话,因为现在的我,没有任何去远方的资本,物理课上电荷的摩擦,生物课上电位差的判断已经够我头疼,还有化学英语怎么记都记不住的单词公式,成绩只降不增让我心灰意冷,一瞬间的失落如雪崩一般将我淹没,我拼命挣扎望向远方的梦,然而在我的眼前只有一个混沌不分的光点,好似宇宙大爆炸前夕的奇点在时间诞生之前向我微笑。但是我仍我坚信,即便生活是多么的不堪,学业是如此的劳累,只要心怀希望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诗和远方”,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梦,一切都好。
远方,是无限可能与不可能重叠的遐想。
在远方,好似一切的希冀与憧憬都可以实现。
海子说:“远方除了一无所有便只是一无所有。”
我不否认,远方的确只是一片荒芜,但是就是因为这混沌未开的世界才没有“命运”这个词的束缚。一双手,一腔豪情,一缕壮志,在校园所学知识此时已经化为坚硬的基石支撑着双腿,哪怕是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万年的执着不改,任它东风还是西风亦或是南北风,都会千磨万击还坚劲。
远方的孤独不长,家乡的思念不短。
漂泊在外,总是会思乡的,游子的心思或许有七分都在外面的红尘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但决绝有三分是留给家乡的。在城市的钢筋与水泥混合而成的出租屋里,你是否会如是想:母亲睡了吗?家里种的水稻该是有些收成了吧?门前的那颗大榕树是不是又长高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贺知章的悲哀,也是诗人家乡的苦难,一个少年,借着几分月光与几许才华壮志便背井离乡只为长有人息,但这一走,再回时,虽然村笛依旧,乡音无改,老水牛的叫声仿佛是在呼唤儿时的向往,但早已物是人非,孩童相见不相识。
所以,家乡要常回,远方再远,也不抵父母亲的一声问候和一顿热腾腾的热饭。
窗外,月出东山,徘徊北斗,阴翳散去,星光闪耀。时维九月,秋收后的月亮似乎变得更加饱满澄澈,恰如李白所说:“又怀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中秋的含意,大抵如此,身在远方的人,有家不能回的人,咫尺天涯却不能相见的人,只要在中秋的夜里看到这一轮月亮,定会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感,长明不息的思念也会更加剧烈,以至共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念比远方更远,梦想和希望让一切都发亮。
写到这里,有些惭愧也有些释怀。我没有真正到过所谓远方,也没有为自己的家乡真的做过什么,就连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也没有。至于释怀,我想,大抵是我能正视自己的梦想了吧!
我的笔尖似乎凝聚了几分月光,绣口一吐,半世留香。
最后,想用星游记里麦当的那句话结尾:“如果只有傻瓜才坚持梦想,那么,请叫我大傻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