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强力推荐的《一条狗的使命》,感谢我的同事、朋友、学生的大力帮助,提供了多种方式供我选择,看了确实泪眼婆娑,但没有像花仙子妹妹那样哭得稀里哗啦,我是饶有兴趣地看导演怎么安排狗的生命轮回,怎样阐述一只狗的使命就在于忠诚和奉献,而最后又遇到了他的主人,又帮助它主人找到当初的恋人。感觉这狗,首先是红娘,其次,是奉献。
无意中浏览,偶遇了《天才少女》这部电影,让我忘记了这只是电影,我沉浸其中,为女孩玛丽的欢笑而欢笑,为她的悲伤而落泪,为她的前程而担忧。
导演很会设置悬念。男主人公弗兰克送女孩玛丽上学,邻居却跑来郑重其事地要求他把孩子接回来,不同意孩子去上学。这就奇怪了:适龄儿童不入学,干什么?为什么在孩子上了校车后弗兰克要略显担忧地说了一句:你能和普通人一样就好了。
这是为什么呢?抽丝剥茧,我们才知道原来玛丽的母亲是数学奇才。在母亲的管教下,没有童年,没有业余爱好,没有爱情。终于遇到渣男后,不慎怀了孕,本来望女成凤,却不料女儿违背了自己的安排。玛丽的外祖母弃之不顾。玛丽的出生只有舅舅的见证和陪护。在她几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因为抑郁自杀身亡,留下了玛丽。玛丽在七岁时就在舅舅的教育下展现了数学天才,开始研究微积分,对大块头的数学书情有独钟。可是,舅舅却不希望她过早地沉浸在数学世界里,带她去玩耍。学校发现了玛丽的天才后,极力劝告弗兰克将孩子送到专门培养天才孩子的学校,并提供奖学金。但玛丽的舅舅拒绝了,他希望外甥女像孩子一样生活,而不是过早地失去孩子的快乐。他是以他的姐姐的遭遇为前车之鉴。
得知外孙女是数学天才,玛丽的外祖母很快过来和儿子争夺玛丽的抚养权。于是开始了一次又一次针锋相对的辩论。在这过程中,我认可弗兰克的观点:孩子,就应该有孩子的生活,不应该过早、过度开发。玛丽最终还是回到了舅舅的身边,上午上大学,下午和小伙伴一起玩。片尾,玛丽的女老师和玛丽的舅舅相视一笑,意味无穷。
让我泪水喷薄而出的情节,就是玛丽被送到寄养家庭时的责问,和撕心裂肺的呼喊,让我感受她的无奈和绝望。还有舅舅去接她回家,她却拒绝并反抗背后的委屈、愤怒和依恋。
我们在生活中,作为教师有无限制开发孩子聪明才智的欲望;作为家长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而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因材施教,但也不忽视孩子应有的童年的快乐!让他们享受普通人的生活和快乐。这才是对待天才正确态度。贝多芬的天才除了给他带来盛名,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他的一生都在痛苦中寻找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源于他没有快乐的童年,而爱情的短暂也令他心碎。这和他的父亲无节制地开发也有很大关系。
《天才少女》,真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