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会感动于情节简单,但感情真挚的生活细节。
李娟在书里写外婆因为每次偷偷出门认不出家门,而在门口绑上破布条。后来李娟因为担心外婆走丢便把外婆反锁在家里,外婆因为出不去门,在门内号啕大哭。看到这里总是忍不住心里的感动,其实李娟的外婆已经很大年纪了,一直惦念着回到四川,但是作者和母亲却都不能带她回去而自责。
书中还有一节写,永红公社,写那里的商店叫门市部、食堂、粮油店等。写感觉我们是被世界甩在后面的一群人。这样的一个落后而又不发达的地方,总是带给我们难以想象的事。
你很难在书店看到这类的书,就像朱自清的《背影》那样。只是描写生活中的日常,却是让我们体会到父爱的伟大。李娟也是这样一位作家,只是写新疆阿勒泰的日常,却让我们见识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只是在写生活中的鸡、鸭、小狗、兔子,但她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却让我们佩服的无法言表。
越是微小的事,越是蕴藏着巨大的情感能量。李娟一个小小的身躯,用笔书书写来撼动阿勒泰寂寞岁月。如果能多一点人能够看到这个地方多好,如果能多一些人愿意留下建设自己的家乡多好。那么孤独就不是这片土地的基调。
我总是醉心于某些情节,就好像有童年和兄弟姐妹在树上摸蝉一样的乐趣。
李娟的外婆从李娟身边接回母亲身边,有一天母亲对李娟说,你快回来吧,你外婆的脸色越来越黑,是不是大限将至。于是李娟匆忙从城里赶回母亲身边,回家发现外婆的脸果然黑的吓人,后来端详半天问母亲,你给外婆洗过脸没有。母亲说好像没有。李娟不忍心责怪母亲,母亲独自一人种植90亩葵花地,还有鸡、鸭、狗、兔要养活,哪里有时间注重仪表。
后来母亲为了要一件羽绒服,还养了几十只鸭子,然后自己把鸭绒的趣事。条件再艰苦母亲总是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前几年《变形记》之类的综艺节目那么火爆。
当你纠结于挣得太少的时候,可能某个地方的人还在为能否温饱还在挣扎。“丧文化”的盛行好像给了我们颓废和丧气的权利,但事实真是如此么。我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我一辈子就这样了或者我就是一个废人,这样的论调说多了你心里真的会好受吗?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定义,你还要自己这样定义自己吗?
大城市的房子买不起,在小城市就不能生活吗?自媒体时代的崛起,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老家,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和记录自己的生活。
生活总是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苦难,但是我们不应该缺少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即刻行动的执行力。而我认为这本书能够告诉我们这些的东西是什么,不管是《遥远的向日葵地》还是《走夜路的时候请放声歌唱》,我认为李娟都是读书人不可错过的一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