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发式教学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12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是要注意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的知识,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让知识得到应用而有所发展。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启发式教学,对于这一方式,苏格拉底也有论述,他说求得知识的最好方式就是有系统的问和答,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直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虽然学校一直要求运用启发式教学,但我常常觉得心有余力不足,因为我们学校地处乡镇,学生基础薄弱,你让他们讨论,他们就开成了“无言的碰头会”,达不到要的效果,无奈我只能讲了。但是这种方式弊端显而易见,就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讲的唾沫横飞,学生却昏昏欲睡。

      倡导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老师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集中精力、高效地学习,也使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呢?

      有的问题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将这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密切相关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如何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诱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最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有的时候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困难,需要教师给他临时的帮助即提示,以便他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孩子明白下一步该做什么。有时则需要运用语言的提示,提示语应当尽量简洁、准确,让孩子一下子就能抓住要害。当然这个提示在孩子需要时再做出,应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或者领会某些理论观念及道德两难等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举例法。它能使我们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便于孩子理解,能增强对观点的说服力,也使我们的论证过程更加严谨。

      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是现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