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结束了。与往年相同,今年也有几位十来岁的孩子向这位股神询问投资甚至人生的宝贵经验。
人们总会惊叹这些孩子在如此隆重的场合,举止得体,大方自然。
而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在十来岁的年龄,就已经开始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提出“延迟幸福感”的相关问题,与世界屈指可数的富翁探讨“年龄与人性”。
归根结底,人们心中都急切地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教育让这些孩子如此成熟。
提到成熟的少年,不得不提一部电影叫《想飞的钢琴少年》。
电影中
12岁的少年维特,天赋秉异;
不仅天生会弹钢琴,
而且通过自学又做起投资,
建立公司,还收购了父亲所在的公司。
片尾不仅独自驾驶飞机飞行,
最终还成为了一名钢琴家。
尽管这个完美的情节不会发生在现实中,但是故事对教育的启示却是显而易见的。
少年维特在4岁的时候
就被发现了弹琴的天赋,
这得益于妈妈给他买的玩具电子琴。
从6岁开始
他的爸爸就会跟他讲解自己的发明,
并为他设计好玩的玩具。
在维特12岁的时候
他的爷爷竟将自己全部家当34万法郎
交给这位孙子去做投资。
在长辈的引导,鼓励和支持下,维特完成了对成人世界的探索和尝试,这让他在很早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之后在自己的方向上不断的去努力。
也正是由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维特身上没有被按年龄安排好,所以他才得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肆意翱翔。
当今IT界举足轻重的几位企业家,年少时都有类似的经历:
埃隆马斯克,10岁时在父亲的支持下拥有了自己的一台电脑,一本编程教科书,并且学会了如何编程。
扎克伯格在10几岁时,父亲就教他Atari BASIC 语言。
新晋的年轻亿万富翁约翰科利森,在上大学前就已经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并且身价百万。
他们能年少成名并不是偶然的。只是当其他人按部就班的读完本科开始开发软件时,他们早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很多年了。
这也验证了心学大师王阳明所提出“行知合一”。而我们的教育却恰恰把孩子囿困于“知”当中,“打好基础”,先知而后行。
美国有一位少年麦加利,在11岁时因为受不了母亲的厨艺,自己尝试下厨,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在家人鼓励下,他上网逛书店寻找食谱学习。
现年14岁的他已经在好莱坞的“普拉亚”餐厅担当过大厨,并成为了美国广受追捧的人气大厨。
就在最近,杭州也有一名六年级的小男孩酷爱做饭,从三年级开始每天回家为全家烧菜做饭。并且自采食材,自学食谱。
可是他的父母却非常头疼,认为他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甚至求助医生,检查他的智力和注意力。
其实杭州小男孩对厨艺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已经充分的证明了他的智商和自学能力。可是他的父母并没有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认可。
据报道,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小男孩得以在学校的一次课外活动中大展身手,他的厨艺令所有师生不住地赞叹。而之后他才慢慢的端正了自己学习文化课的态度。
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是普适和基础的,也是面向群体的。然而家庭教育则应该关注孩子个体的兴趣和发展了。只有这样的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些人会问,我也为孩子报了那么多兴趣班,创造了那么多机会,为什么他也没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啊?其实答案很简单,追求梦想,寻找兴趣,家长的引导和带动更重要。
一位在琴行教钢琴的同学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对母女来找她学习钢琴。
第一位妈妈对她说自己非常喜欢钢琴,
可是没有机会学。
现在希望女儿能成为钢琴家。
每次上课,她都会旁听,认真记笔记,回家监督女儿练琴。她从我同学那里买了几乎所有的乐谱,而且到处打听音乐会的消息,好带女儿去听。
而第二位妈妈只是把女儿带来说想学钢琴。每次上课都按时接送,但是不会逗留很久。也没有刻意去打听音乐会的消息,只是偶尔会跟我的同学聊聊钢琴家,钢琴曲。
半年过去后,我的同学很自然地认为第一位妈妈的女儿会表现的更好,因为付出是一定有回报的。
的确,第一个小女孩在完成曲目的连贯性,技巧方面都很完美。
可是第二位小女孩的表现总是更加出色,曲目完成得更有感情,更灵动。
我的同学回想了一下第二位妈妈的举止,还以为她本身就会弹琴,于是有一天就打趣地问小女孩:
“你完成得很好,妈妈是不是在家偷偷地教你啦?”
结果小女孩却回答:
“不是的,其实我是替我妈来上课的。她想弹钢琴但是没有时间来学,就让我先来学,回去再教她。所以我也学得很认真。我跟妈妈在家也一起练习。我现在很喜欢弹琴。”
我的同学听后莞尔,没想到她是上了个双份的课啊。
又过了一年,第一对母子就放弃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学钢琴实在太苦,而且影响文化课了。
而第二对母女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一直学到现在。小女孩已经准备考音乐学院了,她的妈妈也顺利拿到了钢琴业余6级。
的确,多少的父母会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呢?
可是自己的梦想只能由自己实现,因为实现梦想的过程同实现梦想这结果一样能给人带来快感。
就像站在领奖台上,真正让人想要流泪的是回想起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而鼓舞其他人坚持不懈的也正是追寻路途上的艰难与坎坷。
所以跟孩子建立同一个梦想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想飞的钢琴少年》中,
在维特小的时候,
爷爷就告诉他,
“自己的梦想是做一名飞行员。”
这使得维特也产生了想飞的愿望。
随后整部电影里,维特跟爷爷在一起时,都在做与飞机相关的:,做木飞机,做飞行翅膀,玩飞行模拟游戏,在飞行模拟仓中训练,最后他们真的买了一架飞机,让爷爷在临终前飞上了天空。
在爷爷的指点下,维特最终驾驶飞机飞上了天空,这也让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梦想,于是他驾驶飞机飞到了那位他曾拒绝请教的钢琴大师家中。
孩子可以优秀,然而他们不可能完美。成熟的人,还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失败。
微博上曾经有这样一条让人唏嘘不已的新闻:曾经的高考状元因为大学挂科而不敢回家,竟然在外面流浪了十年。
看完深度报道,就会发现这位“自甘堕落”的高考状元一直成长在一个不允许失败的环境里,他考差了,父母会责骂他,全村人会投来失望的目光,就连他逃离10年后,还是被挖出来被整个社会冷嘲热讽“心理素质差”“抗挫能力低”。
可是缺失挫折教育的恐怕不只是孩子们,也包括他的父母,甚至整个社会。是啊,我们的社会只对傻子更宽容一些,只有傻子失败才是正常的。
就如网红捡破烂哥沈默说的那样,我在单位上班,偷偷收集垃圾,被发现了,还要做检查。后来我就干脆变成“傻子”,辞职捡垃圾了,现在自由自在非常舒服。
为了避免孩子的失败,不断的帮他们做出选择,帮他们做出决定。这样不仅减少了失败教育的机会,更剥夺了孩子做选择的能力。
当看到国外大佬们辍学创业并成功的故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就是他们在选择退学时,已经为这个选择做足了准备。扎克伯格退学时,facebook已经初具雏形,比尔盖茨退学时,不仅已经注册了微软商标,还销售过一个basic程序。
相反,最近接到一位前同事的电话,他先是对工作发了一顿牢骚,然后又开始抱怨家里如何不同意自己辞职。我在电话里问他,有没有开始找工作。可是他却答道没有,不同意,找也没用。
实际上,做任何选择都有失败的可能。成熟的做法是为自己的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等待父母的一个“permission”。
孩子的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一生的失败,更不代表教育的失败。同时即便是教育失败,又能怎样,唯有摒弃旁人的目光,勇敢地面对。
就像学《弟子规》的黑社会老大胡斌说的那样,我的妈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我的教育,不管我多混她都在努力,也正因为这样我最终学到了《弟子规》。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不想让孩子向巴菲特提问了,而是让他们拥有自己各自的梦想,获得各自的成熟,拥抱各自的成功。
可是奶爸不愿意做一个标题党,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六度人脉理论恐怕都复杂了。
利用搜索术,可以很轻松找到与巴菲特相关的联系方式,活动和渠道。
然而提出问题容易,是否会得到相应的解答,就需要努力提升问问题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