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昨晚经过一场雨的“洗礼”,空气更加清新。
去往食堂的路上,正不自觉地去感受雨后清晨的那份闲适,老胡忽然发出一句,“好恶心啊!”我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美君道出了缘由“从哪来这么多蚯蚓啊?”这时我才注意到,地上零零散散遍布很多的小蚯蚓,因为没带眼镜,刚才并未注意到这小小的生灵。
此时,我特意把目光聚焦到地面上,很小很小的蚯蚓,我需要紧缩眉头仔细地观看才看的到它们。水红的肉体,又小又细,都找不到用什么词来形容。如果仅仅是单个出现,那会有谁去注意这样的小生物呢?
但是眼前的情形是大片大片的,此时我们不敢轻易下脚,因为随时都可能“杀生”。在我们的一片唏嘘声中,短短的不足一百米的路程很快结束,进入食堂就把刚才的情形遗忘了。
从食堂出来后,大家又开始讨论起蚯蚓。“这些蚯蚓从哪来的?”,大家都明白因为下雨,所以土里没有空气,蚯蚓们必然要出来呼吸。但是这到处都是水泥地,哪来的蚯蚓呢?只有旁边的几棵桂花树有泥土,但是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蚯蚓,就算有,它们又是怎么爬这么远的呢?美君一句话让我们若有所思,它们应该是从这些缝隙里爬出来的,要不怎么会这么小呢?或许是这样。
我无法想明白这些蚯蚓在水泥地下是怎么生存的,记得儿时蚯蚓是常见的,但是所见到的都是身体非常庞大且泛绿的蚯蚓,这种小小的水红蚯蚓很少见。我不由得想到这非常适合用来当“鱼饵”。
思绪很快被拉回来,大家又在讨论这些蚯蚓过不了几个时辰就会死了。是啊,在泥土里缺少空气必然会死,选择出来呢?没有泥土的蚯蚓能活下来吗?被大阳炙烤的蚯蚓能活下来吗?
“至少在死之前,它们能见见这个世界啊!”不知谁的一句玩笑话,却引起我的思考。同样是死亡,至少它们努力了一下,或许它们中还有能侥幸活下来的。
这两天在讲阅读,昨天让学生做的季老的《槐花》,讲到了要学会在记叙中说点道理,用上议论的手法。《槐花》告诉我们:我们往往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习焉不察,鼓励大家尝试用一种初始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首先问了学生在去食堂的路上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于往日的情形?只有部分学生注意到地上的蚯蚓,我让他们去思考“蚯蚓从哪来的?”所有人不假思索都能答出来。“那么它们的结局会是怎样?”“那么既然都是死亡,为什么非得从泥土里爬出来?”
不少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就有同学想到我所想到的哲理。他们由蚯蚓想到了人,人在面临困境、绝望时,哪怕有一线生机都要去尝试。因为尝试了,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尝试、放弃了就一定会失败。我知道我的学生们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我说,这是不是我们说的在记叙中用议论来深化主题?是不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还是回到《槐花》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总是抱怨天天在学校里,天天三点一线,有什么可写的?问问自己,我们有去认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吗?
“我们可不可以由《槐花》的启示去引申到常常忽略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
“我们可不可以去好好欣赏下我们的校园?有注意这几天校园里多出了很多的树吗?有去想过那都是什么花吗?”
“这些树为什么能在移过来后短短时间里就能开花,而且开的这么鲜艳美丽?这不都是可以给我们启示的吗?”
“有注意到乐学山的变化?就这几天,映山红都开了?”
“映山红、兰草花数量最近几年在急剧下降?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不可以就此写一篇文章?”
······
突然像“开了挂”一样,一口气说了很多,还有很多很多由此而想到的关于生活,关于写作,关于人生哲理。
最后给他们布置了今天的“片段作文”,尝试在记叙中议论,尝试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生活处处是语文”,这句话就在今天的课堂上体现了。小小的蚯蚓引起我的思考,让我打开了思路,也让学生们打开了思路。
ps:一篇旧文,今天停电又停网,“国培”差点把我搞疯了。实在写不出东西,只好拿以前写的来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