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或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简书版完整列表在此。
「數位出版」這個系列文章開始時的2000年,其實已經算是電子書的第三波流行;依照我的定義,第一波是從個人電腦流行開始,並以1988年蘋果<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HyperCard'>HyperCard</a>軟體引領的「互動式文件」為代表;第二波則是1993年的蘋果<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pple_Newton'>Newton個人數位助理</a>(也就是後來變成通稱的「PDA」)、以及1994年WWW全球資訊網開始流行之後,分別帶動攜帶式內容和網路連結內容的普及。
在前兩波流行之中,互動式內容、圖文並存、多媒體、大量儲存媒介等觀念和技術陸續建立,讓各種內容的結合得以實現;然而也因為技術不夠成熟,讓這些觀念無法成為主流產品。
大約2000年前後,數位媒體、筆記型電腦、網站、行動運算、無線通訊等技術逐漸成熟,使得電子書再度成為商業應用的「新」話題。同時,由於印刷媒體大量採用電腦排版系統製作,內容原本就有數位格式,所以如何以最輕鬆的步驟,讓傳統印刷和數位媒體使用同一份內容,針對不同的讀者族群設計各種媒體呈現方式,就成了出版業希望打破未來發展僵局的希望。
從2000年至今,有人將印刷媒體內容搬上網路、也有人將網路媒體變成實體印刷作品;從觀念的角度來看,九年來除了技術進步之外,數位出版(包括實體印刷和電子內容的雙向轉換)的觀念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但往好處想,我們還是累積了許多經驗,作為未來成功的基礎。
其實,除了成品在外觀上有某種程度的類似之外(究竟都是「閱讀」這回事),印刷和數位出版是幾乎完全不同的兩套學問;從圖文材料的準備、編輯、視覺設計、動線編排、媒體呈現、讀者互動等等,都有各自的技巧和竅門;把兩者當做同一回事來處理,往往事倍功半。
舉例來說,早期的電子雜誌往往只是把印刷用的排版檔案直接轉換為PDF或<a href='http://www.zinio.com/'>Zinio</a>之類的數位格式,保留了印刷版的底色、圖片、多欄版面、文字比例等等;畫面美則美矣,閱讀起來並不舒服,尤其以當年的800x600或1024x768標準解析度、再加上不考慮中英文筆劃多寡的差異,閱讀起來必須整個畫面放大縮小、挪來挪去,只能以「痛苦」兩字形容。
當然,這樣的形式對於無法購得實體雜誌、想節省收納空間或長久典藏、或是有快速檢索需求的人而言,確實非常方便,但究竟難以和人們累積數百年的閱讀習慣匹敵。或許現在螢幕解析度變高了、電腦速度變快了,這個問題可以得到某種程度的緩解,但看到這種形式的電子雜誌(尤其是中文的),我的立即反應會是:
- 這家雜誌的老闆或編輯頭腦還是沒轉過來。
- 換成手機之類螢幕沒這麼大、速度沒這麼快的閱讀媒介怎麼辦?
總之,數位出版不是格式轉換一下這麼簡單的事情而已。在開始轉檔之前,有更多關於心態、版權、設計、讀者心理、語文差異、週邊技術等因素必須思考;在轉檔之後,則有通路、行銷、收費機制(如果要錢的話)、版權管理之類的事情得操心。
遺憾的是,雖然實驗作品眾多,但目前還沒有太多能夠通盤考量並解決上述這些問題。而且由於目標讀者和廣告主的觀念需要時間轉換,即使是不錯的作品也不見得能形成獲利模式;即使市場觀念和技術先進如日本,難以為繼的這類刊物仍然所在多有。
時至今日,網路普及、行動運算裝置推陳出新、閱讀習慣改變、媒體多樣化、言論發表的民主步調、甚至經濟景氣影響出版商的成本分配和營收比例,都可能成為出版數位化崛起的機會;反之,數位媒體也會有向傳統形式靠攏的機會(例如本書),如果出版者能夠善用,或許能活化印刷書籍的形式和內容來源、甚至重新創造更多商業機會。
但我也仍然相信,傳統和數位出版的技術和成品融合,進而成為市場主流,只是時間問題。往後的實體書籍也許觸感和紙張相同,但使用電子顯示技術;而數位閱讀媒體能幫助我們典藏、顯示、探索過去千百年累積的智慧。
這個系列的文章將從2000年的第三波電子書流行開始介紹,一直談到由Amazon.com推出的Kindle DX電子書閱讀裝置,以及2008年之後由蘋果iOS所帶起的第四次數位出版革命。同時,也會提到我的兩次實驗:以PDF型態發行的MacZin雜誌、以及由部落格轉為實體出版的BPP計劃;這兩個實驗都不算成功,但都是難得的經驗累積。
本書初稿於2009年完成,2012年增補;文章中特別標註的部份為增修內容。
同時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書文章橫跨的年代超過10年,其中無論軟硬體技術、觀念、市場都經歷了許多變化;內容不合時宜、筆誤、或是想法前後有所轉變的地方難免(請留意文章標示的年份;您不妨將它視為一種自我和產業的成長記錄),請您多多包涵。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建議,歡迎來信給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