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说完,我们就开始组队了。不少同学想拉胡老师入队,老师笑着说,我可不想动手,哪组同学烧得好吃,我就赏脸吃一点、
“那不是白吃了吗?”同学们开了胡老师一个玩笑。
“当然不是白吃啊,我领队,也是劳动付出嘛。”胡老师笑着说,然后走出教室。
我们继续分组。我本想和豆乃一组的,哪知道豆乃重色轻友,竟然和三位女生组成一组了,于是我就与阿敖、阿磊、黄兴组成一组,我们分工了一下,黄兴带锅碗瓢盆,因为他家就在学校附近,拿来比较方便,其他三人准备别的东西。
我们到超市买了大米两斤、豆腐一盒、花菜一斤、猪肉半斤、佐料若干、雪梨四只、柑橘两斤、纸巾筷子各一包。阿磊说再买几包方便面去吧,万一烧不好都没得吃,可以兜底。于是又买了四碗方便面。
当晚大家太兴奋,聊天至12点钟才睡,次日早上六点钟起床,各个精神依然良好。吃过早餐,各组人马就分别坐人力三轮车直奔白水漈。
我们这组四人一路高歌着:
“吹着自在的口哨,开着自编的玩笑,一千次的重复潇洒,把寂寞当作调料……外面的天空好狭小,我的理想比天高,外面的天空好宽阔,我什么都想知道……”
约莫二十分钟,三轮车就来到了白水村,我们下车步行到山脚,却见已有不少同学在此等候,我们也加入等候的阵营之中。七点钟不到,人都齐了,于是大家拾级而上。清风拂面而来,颇有清凉。过了十分钟,只见一条细小的甚至虚无的瀑布挂在前面高耸的石壁上。
“水就这么小?”我感觉这瀑布的虚无,于是质疑。黄兴是本地人,知道情况,“其实不是,这水并不小,只是从百米高空冲下来,被石壁上的突出部分撞碎,又被山风吹散,才变成这样飘渺虚无的样子。”
黄兴又向我们介绍了朱自清的《白水漈》,并告诉我村里人将朱自清那篇短文刻在前面的一个石碑上。我们再走几步,就看见那篇文章,只见朱自清先生写道: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縠”,大概就是这样了。